324 種田不是小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煐說道,“此次裁撤、退役的將士,轉為屯田,這事朕會和皇爺爺再議。”
都知道大明是衛所制,這不只是為了保證軍隊的兵源及供給而已,因為與之同時推行的是軍戶和屯田制度。
凡軍士都是世襲的,單獨編戶籍,叫作軍戶。凡各地衛、所皆實行屯田,以保證軍餉的供應。
所以軍士分為屯田與守城的兩部分,屯田者專事耕墾,供應軍糧;守城者專務防守操練。軍士守城與屯種的比例大致是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現階段的大明,基本上是幾乎無軍不屯,軍隊大體能夠屯田自養,屯田的收入成為軍餉的主要來源,這就使國家免去養兵之費,大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朝廷此前開中法,很多的都是因為鹽這些軍屯無法自給自足的,糧食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允煐現在要對衛所制度下手,顯然不是說要直接廢掉衛所制度。雖然朱允煐大概也知道明朝中後期衛所制度出現了很多的逃戶,屯田多被軍官吞蝕,軍士破產逃亡,所存無幾,且缺乏戰鬥訓練,僅供地主、軍官役使,不能擔任防衛職責。
只是現階段,朱允煐還不需要操心那些事情,頂多也就是考慮一下防患未然的事情。
朱允煐要做的事情,就是進一步的去完善衛所制度,給大明的將士們更好的待遇。
這些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現在只是通個氣而已,讓一些人心裡有準備就好。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才是具體的商議等等,皇帝有些時候也沒辦法做到一下子將所有的事情都給決定好,有些事情就是需要不斷的溝通、商議。
包括朱允煐此前在朝堂上對開中法的一些不滿,包括朱允煐對於賦稅的一些意見,朝臣們自然也是聽話聽音,一個個的也都是在準備著。只是現在,還沒有立刻執行而已。
這些事情也不需要感覺到有什麼好意外的,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
傅友德等人離開武英殿後,跟著小太監朝著乾清宮走去了。他們要和太上皇商議一些事情,不過很有可能淪為老朱的佃戶,這一點朱允煐一點都不懷疑。
實際上也就是這樣,不喜歡花花草草的老朱有著老農民的淳樸,在皇宮裡弄了塊農田。他可不是偶爾裝裝樣子才種田,是真的種田,忙不過來的時候自然交給兒孫。
就像馬皇后一樣,貴為一國之母,也經常帶著後宮的妃嬪和公主們織布。
“小十九,鋤頭把都不會握?讓你挖個溝,能要了你的命?”老朱抱著小小朱坐在亭子裡,嫌棄不已的說道,“咱就該讓你們這些混賬玩意兒在宮裡拘著。咱種田種的好,你幾個連收個糧都不會!要不是生在皇家,你幾個去討飯都要餓死!”
小小朱很孝順,小聲說道,“高祖父,爹不許你說討飯!”
“咱就是討過飯,咱不怕人說咱出身。”老朱抱著小小朱,笑著說道,“你爹孝順咱,不許旁人議論,咱不管那些。”
作為皇帝第十九子的朱橞,以及他的弟弟朱松、朱模等人很是憂愁。本來是剛剛十歲出頭,回了趟鳳陽老家觀摩祖宗基業、體驗了一下創業之艱。回來了,就給抓來幫著他們的父皇割稻子、收麥子。
她們的那些妹妹也好不到哪去,沒有出嫁的都要忙著拾麥穗、稻穗,要幫著脫谷。
父皇要是沒有退位就好了,沒有退位的話,父皇忙著朝政,沒那麼多時間折騰他們。就算是有皇兄皇弟來宮裡種田,那也是因為犯了錯被罰。
老朱捏了捏小小朱軟乎乎的肚子,樂呵呵說道,“咱垠兒吃飽了、喝足了,高祖父帶你去撿麥穗?”
小小朱一下子跳了起來,小孩子都是喜歡被誇獎的,小孩子很多的時候都想要力所能及的去做些事情,哪怕是在幫倒忙。
種田這個事情,老朱是專業的。而小朱,也在想著讓更多的人去種田,開墾出更多的土地,有著更多的穩定的糧食基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