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剩菜風波(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蘇悠悠納悶了,在中國,玫瑰是人們的鐘愛,在德國怎麼就不合適了呢?
女人就告訴她,各個國家的花語內容是不一樣的,在德國,送花時禁止送菊花、玫瑰、薔薇,花朵數不能是13或者是雙數。雖然這不是送花,但絲綢上繡的花朵,也要符合這種要求。
看來要學習的地方很多,一不留神就犯了禁忌。劉蘇悠悠吐吐舌頭,幸虧口袋裡還有一張,是粉紅色的,中間一朵大紅色的牡丹花。趕緊換過去,又補充一句:“牡丹是中國的國花,是花中之王,希望您能喜歡。”
“太美了!謝謝你!”女人接過去笑逐顏開,“說吧,美麗的姑娘,你還有什麼要求?”
這個女人也是閱人無數的,一眼就看穿她的心思,劉蘇悠悠不好意思了,但為了自己的前途,還是把自己的要求說出來了:
雖然只是在中國學了一個月,但是時間抓的很緊,同時上大一大二兩個班級,白天晚上都上課,還有專門外教一對一上課。
劉蘇悠悠用把自己學習德語的經過娓娓道來,敘述得十分清楚,那個中年婦女接觸的外國學員中,這是發音最準確的姑娘,對她印象不錯,也解釋說,在這培訓中心,進來的人起碼要培訓四個月,每一個月都是一個班,開始因為她新來乍到,要從一班學起,現在一聽她說的那麼流利,想必基礎不錯了,就安排到二班去。
她還是急於求成,快要出門了,又折回頭來問一下:“娜塔莉亞在幾班?”
“你說保加利亞來的那個姑娘嗎?”女人告訴她,娜塔莉亞原來是零基礎,到培訓中心來過之後,是從一班開始學習的,學了兩個多月,現在進入三班學習,又快一個半月了。
她那樣的基礎,還能進入三班,悠悠毫不猶豫地說:“我和她住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我也到三班學習好嗎?”
是看在牡丹的份上?還是看在絲綢的份上?女人很爽快的答應了,親自把悠悠帶到班裡去,交代給那個中年的老師。班上只有十來個學生,果然只有娜塔莉亞一個姑娘,看見悠悠進了教室,高興得雙眼放光,臉上的麻雀班都跳動起來,二話不說,就把書本和學習用具收拾收拾,腋下一夾,就走到後面,坐到劉蘇悠悠的身邊,擁抱住她說:“太好了,太好了,我們可以同進同出了。”
這話說得並不標準,德國人一唱向嚴謹,公然在課堂上走動、說話都是違反紀律的。劉蘇悠悠在漢斯那裡已經學到了這些禮節,看見老師不快,趕緊站起身來,恭恭敬敬90度鞠躬,還說了一聲:“對不起。”
看在年輕姑娘的面子上,老師沒有追究了,伸出巴掌向下壓了壓,又開始了上課。
回到宿舍,娜塔莉亞就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笑個不停,但是情不自禁,常常要用英語代替德語,劉蘇悠悠總是讓她打住,強迫她必須說德語,還把自己的葵花寶典拿出來,特別用中文強調了一下,當然是笑著說的,但是英語和德語沒辦法表達,不能用適當的語言翻譯出來,最後只是解釋,這本常用德語的書,有生活當中經常要用的句子和短語。
劉蘇悠悠還教她怎麼發音,在什麼情況下運用,強制性要求每天最少背誦十條。
娜塔莉亞高興的不得了,居然抱住了劉蘇悠悠親吻了一口,就這還不夠,還爽快地拉著,一定要請她吃晚飯。
劉蘇悠悠也想見識見識當地的風土人情。兩人一起到了街上。
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很幽靜,飯店的人也不多,跟中國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那些年輕漂亮的女服務員,清一色的都是大媽,也不多熱情,看起來還有些冷淡。
娜塔莉亞家境富裕,出手大方,點了許多菜,登記的大媽連聲說夠了夠了。
她卻說:“我請客,多消費一點,是對你們生意的照顧,我付得起。”
話說得結結巴巴的,兩個婦女明顯不高興,嘰嘰咕咕的說了一通,語速很快,保加利亞姑娘聽不明白,堅持要點,一直到劉蘇悠悠拉住她的手,才停止了點菜。
沒用多久,飯店裡的菜上了一道又一道,的確太豐盛了:烤豬肉、香腸、炸雞,燻魚……全是高脂肪高蛋白的,劉蘇悠悠在家吃菜從來沒這麼講究,一般一道渾菜就是加餐了。現在看桌上堆這麼多,僅僅是香腸,就上了三種,說要讓她品嚐一下德國的特產,說德國的食品以香腸最為知名,種類至少有1500種。
天曉得,她也來兩個多月了,德語沒有學好,對吃的瞭解那麼多。最後還要了兩杯啤酒,那杯子有點大,差點兒一尺那麼高,在中國應該講扎。
娜塔莉亞先喝了一大口啤酒,滿臉堆笑,連聲喊著高興:“這麼漂亮的手絹,還給我送書,特別有用,還當我老師,我要感謝你。”
“就是感謝我,也不能買這麼多菜呀,要花不少錢吧。”劉蘇悠悠也喝了一口,還沒果汁好喝呢,皺起眉頭說。
“也就300多馬克。”
“那還少?我們一個月生活費才1000馬克,像這樣只能吃三餐。”
“不要緊,我家有錢。”娜塔莉亞坦坦蕩蕩地炫富。保加利亞姑娘說她家是賣服裝的。
巧了,中國姑娘說,自己也是賣服裝的。
兩個人就互相打聽,對方每天能賣多少服裝?
擔心被人看輕了,劉蘇悠悠估算了一下,儘量往多處說:“一個服裝商場,有三層樓賣服裝,一天能賣三四箱衣服。”
娜塔莉亞一點兒也不誇張:“我們家就是十幾平方的攤位,每天能賣一卡車衣服。”
劉蘇悠悠明白了,娜塔莉亞家裡是作服裝批發生意的,大進大出,薄利多銷,看起來很平凡,可生意做得不小。問她到德國來,是不是學習經商的?
她說是來學習電腦技術的,回去以後計算機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