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忙接過火銃,衝著李二躬身道,

“還請陛下移步室外,火銃威力驚人,臣怕傷著貴客。”

當即這幫子大臣和使者,飯也不吃了,一個個都擠在李二身後,惹的李二不住的翻白眼,沒看到長孫皇后挺著大肚子也出來了嗎,一個個沒眼力見兒的。

陳宇來到室外,小心的從袖子裡掏出彈丸,先給藥池裡填上一些火藥,緊接著,把後蓋一掀開,李二眼睛一亮,淦,這動作可比之前方便多了啊。

隨後陳宇把短銃一合,扳開擊發裝置,瞄準了殿外的一塊巨石,扣動扳機,只聽“砰!”的一聲脆響,巨石被短銃擊中,碎石紛紛炸裂開來,巨石也被打出了一個大洞。

“好好好!這短銃不光精巧方便,威力也更勝從前!”李二第一個撫掌大笑起來。

陳宇又填上一枚彈丸,李二躍躍欲試的接過,一番試驗後,李二心癢難耐的摸著短銃,笑嘻嘻的說道,

“子寰吶,這火銃,可有長一些的?”

陳宇忙正色道,

“啟奏陛下,此為臣進獻給陛下的短銃,自然是有軍士用的長銃的,臣已然把圖紙盡數交由將作監,將來再由火器署和

武器監打造。”

李二欣慰的點點頭,這時候李治也不失時機的出列道,

“阿耶,姐夫也送了稚奴一枝,嘿嘿。”

李二看了看李治手裡的那杆,和自己的差不多,當即也笑道,

“好啊,稚奴乃是太子,與朕父子同心,自然也該有一枝才是,子寰有心了,來啊,諸位愛卿繼續隨朕同飲,來日再行封賞!”

李二當著這麼多外邦使臣的面,不太方便賞賜陳宇,剛坐回寶座,祿東贊和蘇我入鹿便急急忙忙的出列了,

“啟奏唐皇陛下,我倭國素來仰慕大唐,還請陛下將這火銃賞賜給小臣幾枝!我倭國願用黃金萬兩來換。”蘇我入鹿臉皮都不要了,上來就是伸手。

祿東贊則更不要臉,笑呵呵的躬身道,

“陛下,我吐蕃贊普乃是唐皇陛下的子侄,還望陛下賞賜一些,我吐蕃也好為陛下守禦國門!”

李二雖然得意,但他也是皇帝,自然知道這玩意兒是不可能輕易賞賜給別人的,當下擺擺手笑道,

“兵者,兇器也,朕不過偶爾把玩,不可當真,大唐威服四海,靠的也不是兵刃堅利,乃是我大唐行仁孝之道,爾等須謹記才是。”

陳宇翻個白眼,李二是真能扯啊,明明都是靠著武器裝備碾壓對手的,到他嘴裡一說,就成了大唐都是靠嘴遁說死別人了。

一干使臣見李二不鬆口,也不敢苦苦相逼,今天又是李二的好日子,別惹惱了他弄得自己回不去國可就滑稽了。

見使臣不再提及火銃一事,李二也忙舉起酒杯,

“今日乃是秋節,昔日子寰曾在此日,以百萬之數向朕求娶公主,引為我大唐佳話,今日良辰美景,卿可有詩文作來啊?”

這話一說出來,李麗質和李漱先紅了臉,二人笑吟吟的互相對視了一眼,惹的身旁的一干公主豔羨不止。

孔穎達此刻出列道,

“吳國公昔年作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大唐還有何人敢在秋節寫詩,今日恰逢陛下設宴,我等自當洗耳恭聽吳國公的大作!”

陳宇氣的直翻白眼,李二這個白眼狼,得了寶貝還不放過老子?當即只得訕訕的出列躬身道,

“臣自當奉詔,今日既是秋節,也是陛下賜宴,萬邦來朝,我大唐如日中天,自古便以秋為悲,臣便以此為詩,請陛下賜臣以筆墨!”

見陳宇沒有狂態,李二反倒有些失落,幸好他答應了下來,笑呵呵讓張貴捧來筆墨紙硯,陳宇小心的在紙上寫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寫罷,把筆一扔,遞給張貴。

李二接過宣紙,大聲的誦讀了一遍,眼睛頓時一亮,

“好詩!立意新穎,不拘一格,子寰當真國士無雙!”

陳宇得意洋洋的喝下一杯酒,劉禹錫也不比李杜差到哪兒去好吧,環視四周,皆是羨慕的眼神,更有安康公主等幾個皇家公主頻頻的暗送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