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賑災(第1/2頁)
章節報錯
百姓們議論紛紛,都雲李二陛下真乃當世明君,這是要讓老百姓家裡也能出狀頭啊,陳宇看了看現場效果,還算不錯,起碼老百姓還是拎得清的,知道唸書有百利而無一害。
至於學堂的老師,陳宇可就沒辦法做主了,李泰這個小胖子交給陳宇五六個舉子,這些人都是李泰平時養著的幕僚,肚子裡大多有些學問,陳宇也不得不暫時先用著。
李恪這邊則是象徵性的給了倆人,畢竟還要在李二面前交代的,陳宇看了看眼前這八個學堂老師,這八人見了陳宇還算恭敬,齊齊朝著陳宇一躬身,
“見過陳縣公,我等奉魏王之命,前來為學館教授。”
陳宇點點頭,擺手道,
“好好,那便勞煩諸位了,這學堂的課本已經下發,諸位且因材施教。”
這八人裡,有教詩文的,有教認字的,還有教算術的,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中,陳宇要求起碼得會寫字看書,數學也得有最基本的加減法。
隔日上朝的時候,陳宇向李二一彙報,李二笑眯眯的點點頭,
“甚好,子寰辦事甚得朕心,愛卿辛苦了。”
緊接著工部尚書張亮出列,
“啟奏陛下,臣奉旨建造圖書館,陛下御賜的紅磚已然全數到位,臣正加緊進度中。”張亮算是例行公事般的彙報了。
李二點點頭,剛要誇獎幾句,只見張亮話鋒一轉,哭喪個臉道,
“臣還有一事,今年的春汛比往年更厲害,大唐全境已然有不少地方遭了災,臣請陛下過目。”說著,張亮掏出一份奏摺遞給張貴。
李二一聽,哦,洪災啊,那是得好好看看,古代的勞動人民全靠天吃飯,無論是旱災洪災還是蝗災,都足以讓百姓食不果腹,從而成為流民。
李二開啟奏摺正看著,張亮繼續彙報道,
“啟奏陛下,大唐全境共計三千八百餘戶災民,光三原縣就有三百戶,臣請陛下撥下賑濟糧款,以作災民之用。”
李二表情嚴肅的翻看著奏章,不住的點頭道,
“唔,愛卿所言極是,茂約何在啊?”
唐儉一聽,李二叫自己了,這是大事,平日裡他可以哭窮,這會兒不行了,這是關乎到民生大計之事,忙出列躬身道,
“臣在,戶部尚有餘糧,可作賑災之用。”
李二點點頭,唐儉平時的小心思不少,關鍵時候還是靠得住的,於是開口道,
“傳旨,著令戶部擬定賑災名單,即刻調撥錢糧發往災區,並張貼告示安撫百姓,不得有誤。”
唐儉一躬身,
“是,臣遵旨。”緊接著唐儉趕緊出了太極宮,前往自己的戶部去調集錢糧了。
李二看了看殿中的臣子,咂咂嘴道,
“這個,可有愛卿願意替朕分憂,前往災區賑災啊?”
一時間,一干文官武將紛紛出列,拍著胸脯說自己願意前去,賑災不是什麼好差事
,但是辦好了能獲得不少名聲,所以文官比武將要更積極一些。
李二很滿意百官的態度,清清嗓子道,
“好好好,傳旨,封江夏王李道宗,為本次賑災安撫總管,總領一切賑災事物,太僕少卿柴令武……”
李二在兩儀殿中點著將,幾個大臣紛紛被點去賑災,李二巴拉巴拉講了一通,最後瞧瞧正在剝手指甲的陳宇,
“子寰吶,這三原縣賑濟一事,便由卿代勞吧。”
陳宇一聽,怎麼還要老子去賑災?平時也沒幹過這活兒啊?當即莫名其妙的一躬身,
“是,臣遵旨。”
待出了兩儀殿,陳宇正想找個人問問這賑災到底怎麼個賑法,恰好看見程處亮的背影,陳宇忙上前拉住程處亮的衣服道,
“處亮兄留步,呵呵,這賑災,到底是怎麼個賑濟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