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蒙學雖然能夠教授一批寒門學子出來,但是對於整個大唐來說,任重而道遠,世家掌控了教育資源,陳宇也不得不在這些世家之中挑選落榜的舉子來擔任老師,所以說李二是極有可能會同意李泰的做法的,因為在李二看來,起碼李泰是自己的親兒子,怎麼說也是天家的人,總比世家親切的多了。

隔日,陳宇上朝的時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出列把李泰昨日的建議給李二提了一下,果不其然,李二喜笑顏開的說道,

“唔,青雀此話倒甚是得體,有他府上的幕僚教授詩文禮儀,倒是替朕分憂了,甚好,準。”

陳宇撇撇嘴,這結果在他意料之內,散了朝,陳宇跟著李二來到甘露殿,李二又把李泰李恪給叫了過來,

“青雀所言,子寰已然告知於朕,甚好,還望青雀需挑選合適的人才才是,恪兒啊,你也開府多年了,不妨幫著青雀一道,好好辦理這蒙學才是。”李二煞有介事的看著李恪說道。

李恪有些懵逼,但是李二既然發話了,只得躬身道,

“是,兒定當與四弟一道,為阿耶分憂。“

李泰在一旁笑的很得意,甚至還向陳宇投去了讚許的目光,陳宇心裡明白,就算自己不說,李泰只要向李二開口,李二是百分百會同意的,自己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但是在李泰看來,陳宇這是向他示好的表現,起碼陳宇沒有公然違抗他的意思,眼看太子李承乾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李二現在很不待見這個大兒子,只讓魏徵自己看著辦。

魏徵呢,又是個死腦筋,天天的盯著李承乾,搞的李承乾不厭其煩,恨不能殺之而後快,越是這樣,李承乾就越是叛逆,甚至公然在東宮招來樂人,

當著魏徵的面就敢飲酒作樂。

魏徵氣的找李二告過好幾次狀了,李二現在也很矛盾,一來是李承乾不爭氣,自己當爹的也心痛,二來呢,對李承乾的足疾也有些愧疚,天曉得是不是自己打重了,把太子給打壞了。

所以一來二去,李承乾就被李二冷落了下來,除去太子的頭銜外,李承乾幾乎得不到李二的任何關注。

“子寰吶,為何阿耶突然要我相助於四弟,辦那蒙學之事啊?”從甘露殿出來,李恪悄悄的拉著陳宇走到一旁問道。

陳宇不敢多說什麼,只得賠笑著說道,

“殿下也知道,天下學子盡出世家,現在聖人開辦蒙學,為的便是與那世家爭上一爭,魏王為陛下分憂,也是盡人子之道。”

李恪也不傻,要不是他生下來就失去了奪嫡的可能,李恪是可以比李泰還受寵的,當即點點頭道,

“子寰所言甚是,想來,四弟是想著培養自己的門生了吧,我家中的幕僚不多,想來也給四弟造不成什麼困擾,呵呵。”

陳宇深以為然,李恪是出了名的恭謹,家裡也沒養幾個幕僚,安安分分的替李二辦事,親王府的長史和司馬一職到現在都是空著的。

四月初的時候,李二的蒙學還是開辦了起來,位於萬年縣的蒙學是由孔穎達親自去操辦的,至於藍田縣,就是陳宇主辦了。

文廟已經被翻修一新,一群六七歲的孩童好奇的眨巴著眼睛,把手指塞進嘴裡,身邊則是他們的父母,一個個灰頭土臉的,不敢正眼去看臺上光鮮亮麗的陳宇。

陳宇清清嗓子,抬手示意安靜,學堂裡已經安上了玻璃窗,陽光照進來顯得格外明亮。

“這個,本侯代天子行事,於藍田縣率先開辦蒙學,今日便是入學典禮,凡名冊之上的學生,皆可領取課本一套,以及筆墨紙硯一份!蒙學與每日辰時開課,未時散課,逢五日休沐,午時之前,學堂提供一份午餐,這話,爾等聽清了嗎?”陳宇一本正經的宣佈道。

“我沒聽錯吧?學堂還提供午餐?不得了不得了,早知道我也去讀那學堂啦!”

“你這田舍郎都多大了,害臊不害臊啊,與那孩子搶食?

“筆墨紙硯也是下發的?這得多少銅錢吶?”

“聽聞是那藍田縣公陳子寰散盡家財,為的就是讓咱們的孩子唸的起書啊!”

一干家長和看熱鬧的百姓都在議論紛紛,陳宇很滿意這樣的效果,他的確自掏腰包買了不少教學材料,甚至學堂的午飯都是他提供的,他要和小胖子李泰爭一爭,到底誰才是這蒙學的領頭人!

百姓可不管你老師是誰,他們只知道,陳侯爺把自家的糧食都拿了出來,為的就是讓他們的孩子吃上一口免費的飽飯,當即一個個拜倒下來,口稱青天菩薩等等一系列尊稱,恨不能弄個陳宇的雕像,放到家裡日日供奉。

陳宇要做的,就是在藍田縣率先推廣義務教育,當然了,僅限於藍田,等將來見了效果後,這錢可就得李二自己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