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完,確認核心運算硬體方面沒有問題後,韓元朝著牆角走去。

之前搬來的材料和裝置都已經用的差不多了,但牆角處還有兩大口箱子是沒有動的。

他走過去將其開啟,露出了裡面的東西,是一隻只帶著微型光燈的離斷開關。

“你們之前不是在猜測這兩個箱子裡面是什麼嗎?現在你們看到了,其實就是一個個小型的離斷開關。”

“而這些小型的離斷開關,就是這臺電晶體計算機的輸入裝置。”

話音落下,直播間內一片疑惑。

【電腦的輸入裝置,不是鍵盤和滑鼠嗎?】

【離斷開關?】

【這東西怎麼用來做輸入裝置,它連打字功能都沒有好嗎?】

【主播你還不如弄個打字機出來。】

【這東西可以輸入程式碼嗎?計算機的控制程式不是程式碼編寫的系統嗎?】

【二進位制程式碼。】

【一群渣渣,你們說的都是程式語言,十年老程式猿來告訴你們,主播要先設計出來機器語言才能書寫組合語言。】

【有什麼區別嗎?不都是計算機語言嗎?】

........

彈幕上,議論紛紛,爭吵不斷,韓元笑著補充道:

“計算機語言指用於人與計算機之間通訊的語言,是人與計算機之間傳遞資訊的媒介。”

“在如今,各種計算機的使用很是方便,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它是純手動的,而且沒辦法儲存資訊。”

“全靠人手動將插頭插入卡片,開關指示燈,插孔進行記錄和計算資料,運算一樣資料很是繁瑣。”

“但科學總是會進步的,在後面,科學家們真空管可以當做門,用來執行‘布林運算’併發明瞭編譯器,這才開啟了計算機的發展時代。”

“而你們說的程式碼、程式設計、其實都是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計算機語言。”

“這些都是建立在已有完善的系統程式基礎上的。”

“但現在,別說完善的系統程式了,我就連可以輸入訊號,控制電晶體計算機的東西都沒有。”

“所以我現在要處理的,就是先做出來能夠超核心運算輸入資訊,控制它執行的輸入裝置。”

“然後等待電晶體計算機組裝完成後,再來編寫機器語言,控制這臺電晶體計算器,讓其執行起來。”

一邊說,韓元一邊從木箱中拾起一個離斷開關,將其安裝到磁芯板上。

磁芯板上有的每一個碳化矽電晶體邊的輸入線上都有預留的接線口,只需要將這些離斷開關插入進去即可。

當需要連通這隻碳化矽電晶體的時候,將離斷開關撥上去,電流就可以從中間透過,使得電晶體處於連通狀態,而上面的微型光燈也會亮起,方便韓元進行判斷。

而當需要切斷這隻碳化矽電晶體的是,將離斷卡關拉下去就可以了。

雖然事先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離斷開關的數量可不少,每一個碳化矽電晶體都需要配備一隻離斷開關。

即便是隻需要將離斷開關插上,也還是花費了他不少的時間。

儘管麻煩,卻也沒有任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