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內,彈幕議論紛紛,韓元沒有時間關注這些。

不過有部分觀眾的說法是對的,這些組裝起來的櫃子上的標記的確和存放電晶體的木箱上的標記是對應起來的。

但這些標記並非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後面他新增補上的。

這些標記,對應著他手中在幾個月前他設計出來的一塊塊電路圖,不是磁芯板上的那種,而是可以將磁芯板串聯起來,形成運算裡的那種。

透過這些標記再配合之前繪製的電路圖,韓元可以知道每一塊磁芯板該固定在哪一個鐵櫃中,也知道該怎麼進行連線。

沒有這些東西,要將這麼多的磁芯板和電晶體組裝起來變成一個運算核心那簡直不可能。

中間需要連線的線路實在太複雜了,光憑人的記憶力是沒法記住全部的。

即便是他的大腦經過了強化和開發也不可能完整的記住所有的線路,只能一點點的畫出圖紙,然後再依據圖紙來進行佈線。

至於多出來的一些,那是存放其他零件用的,並非造多了。

這些東西,韓元又怎麼能考慮不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忙碌了半天,一塊塊的磁芯板豎著被螺絲固定在鐵板上。

一共七組鐵櫃,上面全固定著磁芯板。

但這僅僅還是第一步,現在這些鐵櫃之間的磁芯板還是斷離的。

韓元需要將這些磁芯板透過對應的線路進行連線起來,形成運算電路。

這一步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容易點在於之前製造磁芯板的時候,他就留下了一個個的接線口,現在只需要將磁芯板之間的線路連線起來就行。

而難點則在於磁芯板中間需要連線的線路,太多,太複雜。

就像人的大腦細胞一樣,每一個細胞都有著無數的觸感神經連線著繁多的細胞,磁芯板也一樣,每一塊磁芯板,需要連線的線路少則幾條,多則幾十條。

做這項工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細緻是幹不來的,一條線路連線錯了,就會導致計算機整體的執行。

對應著手中的圖紙,韓元找到磁芯板上的線路標記,搬運的材料中一根又一根的線路被他仔細又迅速連線到磁芯板上。

線路雖多且錯綜複雜,但走線規規整整,一條條的線路宛如一個個的矩形,令人賞心悅目。

而且每一根線連線上後,都會被他貼上一個標籤,坐上記號,方便後期的尋找。

時間推移,一點一點的過去,韓元根本就沒空去看彈幕,他穿梭在鐵櫃之間,用紮帶將一根根連線的線路固定好。

但這很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事情。

因為需要連線的線路實在太多,縱然他身體素質強大無比,精力無限,但始終只有一個人,一雙手。

花費了接近兩天的時間,他才將這些線路串聯組合完成。

“總算組裝完成了,下一步就是製造輸入裝置了。”

當最後一組線路連線完成的時候,韓元才舒了口氣,直起動了兩步,站在不遠處觀看著已經渾然一體的運算核心。

七組銀白色的鐵櫃矗立在牆邊,上面部署著一排排的磁芯板,磁芯板間密密麻麻的走線看起來讓人眼花繚亂,實際上卻是錯落有致,規規整整。

【網工入門教程,看的頭疼。】

【這佈線,真標準。】

【這主播一看就是電工出生的。】

【說起佈線,我最服的不是我們國家,也不是日耳曼民族,而是阿三,那是真牛逼,牛逼到自己前一秒布的線,後一秒自己都找不到。】

【謝邀,去過一次阿三,貧民區的走線的的確誇張,亂哄哄的。】

【阿三是個開掛的國家,一把老虎鉗,啥佈線問題都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