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只能透過離斷開關來進行控制和編寫出來第一套運算程式。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看著他不斷的忙碌,一直忙了整整一天才停下,紛紛感嘆不易。

看到彈幕上的感慨,韓元笑道:“這世界上沒什麼是容易的。”

“這是第一臺電晶體電腦,什麼程式都沒有,別說計算機執行的二進位制程式碼了,就連機器語言需要使用的絕對地址和絕對操作碼都沒有。”

“所以我需要在電晶體計算機組合起來後,先將絕對操作碼和絕對地址寫入內部儲存和磁碟中。”

“而這些插進去的離斷開關,就是寫入和操控這些的輸入裝置。”

韓元這樣說,直播間裡面的絕大部分觀眾都還是聽得迷迷糊糊的。

【我還是沒弄明白離斷開關到底怎麼寫入資料的。】

【有沒有學計算機程式設計的大佬?說說是怎麼回事唄?】

【別問我,我學程式設計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1,學計算機程式設計的我連電腦都不會修,我們程式猿不是萬能的。】

【?????學計算機的不會修電腦,要你何用?】

【程式設計和修電腦是兩碼事好嗎?你會煮雞蛋,難道你還會生雞蛋嗎?】

【不太懂,但我感覺現在會最基礎的計算機語言的人應該很少了吧?】

【????,你們都沒上過大學嗎?電子通訊專業模電和數電是必須課。】

.......

看著彈幕上的疑惑,韓元解釋道:“要想了解離斷開關是如何控制計算機的,要先知道計算機的運算原理。”

“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電晶體’也好,還是‘晶片’也好,它們歸根到底,其實是一種電路元件。”

“它的輸出和輸入只能是兩種模式,一種是有電,一種是沒電,也就是所說的高電平和低電平。”

“之前我說過,如果將電晶體通電看做是訊號‘1’,斷電看做‘0’,那麼計算機傳遞的資料其實是由“0”和“1”組成的二進位制數。”

“而離斷開關,起到的作用就是將其進行斷電和通電,從而形成間斷的‘0’和‘1’,編寫出來二進位制資料。”

一邊說,韓元一邊走到一組鐵櫃前,撥弄著面前的磁芯板,直接到:

“比如我透過這塊磁芯板,將第一個電晶體通電,那麼這顆電晶體就會形成電路,最終被寫入磁儲存中,變成一個資料1。”

“而當我再往上加一顆電晶體的時候,將兩顆電晶體串聯起來,第一顆電晶體通電,第二顆斷離,電流透過後,就會形成一強一弱,寫入磁儲存後,就會變成10。”

“當然,這個是二進位制的10,換算成十進位制,就是數字2。”

“這個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才可以進一步的將絕對編碼和絕對地址編寫出來,在配合設計好的電路,也就是互相連通的磁芯板,才能起到計算功能。”

“至於計算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這是模電和數電入門的知識。”

“透過半導體二極體、三極體和場效電晶體為關鍵電子器件,來製造功率放大電路、運算放大電路、反饋放大電路、訊號運算與處理電路、訊號產生電路和電源穩壓電路。”

“而這些電路,就是之前我製造出來的一塊塊不同的磁芯板。”

“這些磁芯板的功能都不同,組裝起來後,就是一個運算核心。”

“運算核心+機器語言,就可以實現計算功能,再配合儲存器、顯示器等裝置,就可以將運算出來的結果現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