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魏鏡子的戰鬥力【二合一大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極大殿裡的氣氛,今日明顯有些不太一樣,所有的人,都是一副面沉似水的模樣,眼觀鼻,鼻觀心,彷彿,突然間集體啞巴了似的。
而究其原因,自然便是跟最近長安周邊,氾濫的惡錢有關,這場突如其來的惡錢氾濫,幾乎弄得所有人,都有些灰頭土臉的。
各州府縣衙裡,每天都有百姓拿著惡錢來報案,於是,各州府縣衙的奏疏,便像雪片一樣,飛向皇城的幾個衙門。
惡錢氾濫嚴重,已經開始有向整個關中蔓延的趨勢,要是再拿不出一點辦法,可能引發的後果,就不是朝廷能承擔得起的了。
李二的目光,冷冷的從下面群臣臉上掃過,這都已經好半天了,下面卻也沒有一人出來說話,李二便不由的咬了咬牙。
“房愛卿,你來說說!”到底還是忍住了怒火,李二的目光,最後停在了房玄齡的身上,微微沉吟了下後,望著房玄齡開口道:“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如今惡錢氾濫成災,戶部可是有對策?”
原本坐在那裡的房玄齡,聽到李二直接點名叫他,頓時便在心裡嘆了口氣,起身來到大殿中央,衝著上面的李二,微微躬身道。
“微臣自惡錢出現後,便著令戶部全體同僚,分散下去徹查,只不過,惡錢分散太廣,目…目前還在徹查當中!”
這話等於沒說,果然,聽到房玄齡的這話後,李二的眉頭,便微微皺了起來,目光又望向下面的戴胄道:“惡錢之事,已經傷及國體,戴愛卿的刑部,可是有何對策否?”
“回稟陛下!”坐在那裡的戴胄,在看到房玄齡出列時,便已經做好了準備,此時,聽的李二果然叫他,便立刻起身來到大殿中央,躬身道:“微臣自惡錢出現,便派出人手,深入長安兩市徹查,目前已經有所眉目!”
戴胄的這話,無疑是這些天以來,最大的好訊息了,這話落下時,不光李二的目中為之一亮,便是所有人的目光,望著戴胄時,都露出驚喜的神色。
“戴愛卿說來聽聽!”李二剛剛還沉著的臉色,此時,不禁露出驚喜的神色,目光望著戴胄時,禁不住追問道:“可是查出惡錢的根源了?”
“沒…沒有!”聽到李二的這話,戴胄的臉上,頓時便露出為難的神色,目光迎著李二的目光,突然有點期期艾艾的道:“不過,微臣相信,以目前追到的線索,很快就能查到根源的!”
“嗯!”聽到戴胄前面的話時,李二還有點失望,可隨即聽到戴胄後面的話,李二的臉上,頓時又露出一點欣喜,衝著戴胄微微一點頭,問道:“戴愛卿以為,最快需要多少時日?”
惡錢在長安氾濫,現在已經有向外面蔓延的趨勢,李二便希望,能越快解決越好,一旦惡錢蔓延到整個關中,乃至外地,那就更難收拾殘局了!
“最快也是半…半年吧!”戴胄不敢誇大其詞,惡錢的事情,比其他的事情要更復雜的多,即便有線索的情形下,戴胄也覺得得用上半年的時間。
“半年!”剛剛李二還有些欣喜的臉上,此時,聽到戴胄的這話後,頓時禁不住輕笑起來,目光望著戴胄時,忍不住冷笑道:“半年時間,戴愛卿是等著惡錢向外地氾濫嗎?”
“微臣知錯!”聽到李二的這話,戴胄的臉色,當場便是白了一白,連忙向著李二,躬身一揖,大聲說道:“微臣定會加緊時間徹查惡錢根源的!”
“罷了!”李二也不想將所有矛頭,都對準了戴胄,衝著戴胄擺了擺手後,目光望著下面的群臣道:“惡錢之事,依然傷到百姓,如今百姓已經有所怨言,眾卿總要拿個法子出來的吧!”
“以老臣看來,追根追源,惡錢之事,到底還是由重商輕農而起!”李二的這話落下時,人群中,便聽的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隨即,便見得一鬚髮皆白的老者,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出來的這名老者,乃是儒家孔聖人的後代孔穎達,在儒林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便是李二也得禮讓三分。
因而,此時看到孔穎達出來時,大殿中的所有人,一時間都安靜了下來,目光直直的望著孔穎達。
便是剛剛還一臉溫怒的李二,此時,見到孔穎達出來後,立刻便坐直了身子,目光望著下面的孔穎達,客氣的問道:“孔師可是有何良策嗎?”
“良策談不上!”聽到李二的這話,孔穎達頓時嘆了口氣,微微擺了擺手,說道:“不過是有些話,老臣不吐不快罷了!”
“孔師但說無妨!”李二聽到孔穎達的這話,禁不住微微點點頭,目光望著下面的孔穎達時,說道。
“老臣方才已經說了,追根溯源,還是重商輕農而起!”聽到李二的話,孔穎達果真就毫不客氣的說了起來,道:“商人逐利,為此則可不擇手段,此風盛行,百姓便也跟風,無心耕耘,只顧著那一點蠅頭小利!”
說到這裡時,孔穎達的目光,便不由的望了一眼,大殿裡的群臣道:“如今的長安,便是此風盛行,別說是百姓們,便是士子、官員,也漸漸參與其中!”
孔穎達的這話一出,大殿裡頓時一片安靜,剛剛還一個個目光望著孔穎達的人,這會兒竟是躲躲閃閃的,生怕被孔穎達看出端倪一般。
孔穎達將所有人的模樣,都看在眼裡,頓時便不由的一笑,目光突然望向,人群當中的虞世南,道:“便是一向淡泊名利的弘文館,也開始被此風所影響了吧!”
“孔師此言差矣!”虞老頭本來覺得,今日的太極殿朝會,他不過是來走個過場,然而,卻沒料到的是,竟然還被當眾點名批評了。
於是,說著話時,便氣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衝著李二躬身一揖,目光便望向孔穎達道:“孔師方才言道,弘文館裡也被此風影響,老夫便有些聽不懂了!”
這話落下時,不等孔穎達開口,便搶先說道:“弘文館自建立以來,從來都是專研學問,向來不與外界接觸,若非要說參商,那便只有這紙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