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職業化的波折(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也沒有那個時間。
由於舉國體制下的運動員,要做的就是日復一日地透過重複訓練提高競技水平,留給她們進行自主思考的空間少之又少。
偏偏在極度個人化的職業網球世界,很多情況都必須要靠球員自己解決。
曾擔任國家隊顧問的外教,美國人馬克曾在2002年聯合會杯期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接指出華夏球員不太會用自己的腦子打球。
馬克負責整個國家網球隊的訓練指導工作。
和許多外教一樣,他很佩服中國同行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但他更加推崇他自己的快樂教學思想。
馬克說:“和華夏人的教學訓練方法不一樣,我希望運動員能快樂訓練、快樂比賽,並敢於犯錯誤,在錯誤和快樂中成長。”
談到當時的華夏網球和世界水平差距這個老話題時,馬克非常肯定華夏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是非常好的。他舉例說,“李娜的水平甚至可以打進WTA前25名……”
要知道當時還是2002年,李娜剛剛20歲,在國際賽場上還寂寂無名……
“但華夏球員參加的比賽還是太少了。老是重複訓練根本沒啥用。要每年必須保證20到30場的比賽……”
“你看現在的這些隊員,打球根本不用腦子,總是喜歡在底線……總是喜歡打直線平直球……這樣是適應不了國際大賽的。應該多打一些變化,多打一些國際大賽,多用點腦子……”
但當時國內的教練……
不喜歡運動員有腦子。那是異想天開。
不喜歡運動員快樂。訓練任務是神聖光榮而艱鉅的。
更不喜歡你犯錯誤……
餘麗橋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教豬都教會了,你怎麼這麼笨還沒學會?”
“……滾滾滾”……
從小就在國外訓練比賽的彭帥,回國進入國家隊後,很快就感到非常不適應。
於是在2005年,彭帥第一次提出“單飛”。
導火索是2005年的十運會。
2005年十運會之後,彭帥所在的天津體育局撤出了全部的網球投資,並拒絕與彭帥所在的美國網球學校續約。
彭帥無力支付原先教練的工資,無力以個人名義參賽,同時失去了自己的專用技術教練和體能教練。
於是在2005年12月,彭帥向國家隊提出“單飛“要求。希望自己能夠獎金自主、教練自主、參賽自主,做一名徹底的職業球員。
於是就引發了一場“單飛風波”。
當時正面臨北京奧運會奪牌重任的網管中心,最終並沒有同意彭帥單飛的請求。同時還公開批評了彭帥。
雖然彭帥單飛“未遂”,但這個事件立即引發了大討論。輿論幾乎一致認為,職業化是華夏網球發展的必然之路。
因此彭帥的單飛事件,在某種程度上加快推進了華夏網球管理理念的發展,成為後來放四個小花“單飛”的一個伏筆。
與此同時,也是在這次的十運會後,李娜在賽後也“炮轟”了國家隊。
火上澆油。
其實李娜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原話是,“我覺得國家隊各項措施不是很完善,也沒有針對球員個人的系統化訓練……”
李娜是湖北妹子,是個直腸子。只是把她在訓練中體驗到的不足如實說了出來。
可能是記者們也有其他的考慮,於是這條新聞到了報紙上,“炮轟”之類奪人眼球的標題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