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尹王時雍帶著幾名捕快擠到陳東等太學生面前,怒道:“爾等煽動民眾,要挾天子,這可是重罪。”陳東駁斥道:“吾等以忠義挾天子,不比以奸佞挾天子好嗎?”王時雍頓時啞然無語。

幾位青壯喝道:“開封府尹與那浪子宰相是一路人,再不走開,就不要怪我等拳頭不認人。” 王時雍身邊侍衛見情形不好,慌忙護送他離開了。

幾名老百姓轉眼又見平日作惡多端幾名宦官站在宮門口,怒喊起來,衝上前去就是一頓狂揍。眾人一見,立時蜂擁上前,打死了作惡宦官十餘人。

民眾不斷集聚,眼看局勢越來越亂,民變隨時就要發生。張青峰思索了一番,走到守衛在皇宮門前的殿帥王宗濋面前,說道:“王大人,帶我去見聖上,我有安民之策。”

王宗濋面對開封軍民,既不能鎮壓,又恐惹出民變,正左右為難,他知道張青峰是深得欽宗信任,聽得他有良策,急忙將他帶入宮中。

欽宗剛聽得打死了好些宦官,正焦急地走來走去,不知如何處置,忽見王宗濋前來,急忙問道:“王將軍,宮門口局勢如何?” 王宗濋奏道:“民眾躁動不安,恐起民變。張將軍說有安民良策,故帶張將軍前來。”

欽宗看看著張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青峰喜道:“張愛卿快快講來。”張青峰道:“聖上只需下旨宣召李綱、种師道兩人進宮商議軍務即可。” 欽宗默默一想,精神一振,喝道:“宣召李綱、种師道兩人進宮商議軍務!”

李綱正在府中靜坐,接旨後立刻趕到了宮中,欽宗當即傳旨封李綱為京城四壁守禦使,又宣旨恢復种師道職務。

軍民未能見到种師道,依舊集聚在皇宮前不願意散去。待种師道騎著一匹高大健壯的戰馬趕來,軍民歡呼起來,自動讓出一條道路,方才散去。

李綱以京城四壁守禦使之位,加緊佈置汴京防務,並貼出告示,給予勇猛殺敵者或賞豐厚銀兩,或加官進爵,此舉令軍民抗金士氣高漲。

過得幾日,又有北宋勤王軍民陸續趕來,數倍於金軍的宋軍城內城外相互呼應,令完顏宗望生出了退兵之意。

接連幾日,完顏宗望派人前來汴京城,催促宋欽宗早簽退兵之約。二月初九,完顏宗望得到了割讓三鎮的詔書,又要求宋廷調換了人質。

第二日,張青峰與林楓兩人帶劍輕裝出城,來到金軍大營對面觀望偵查。張青峰見金軍軍營中,有數十金兵正在西邊拆除帳篷,不由喜道:“師兄,金軍正在拆除軍營,想來是要撤退了。師兄在此地留看,我即刻回稟聖上。”

張青峰飛馳回宮,稟告了金軍動向,宋欽宗大喜,急令再探。种師道慨然道:“金軍不等賠款金帛全部送到,就要匆匆退兵北迴,想來是懼怕勤王軍隊了。”

李邦彥質疑道:“這會不會是金軍的疑兵之計?” 种師道面露思索之狀,說道:“自老夫揮軍而來,金軍便不敢分兵劫掠,他們的糧草日益匱乏,而且約定在汴京會師的西路軍又遲遲沒到,由此可以斷定,金軍早就有退兵之意。”

幾人正在議論之間,負責偵查金軍動向的斥候領隊匆匆來報:“金軍大軍已然開拔,向北退兵。”宋欽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嘆道:“天下太平了!”

种師道上前奏道:“如今金軍懼怕退兵,可趁金軍半渡黃河之際,分兩軍從河南河北對之實施前後夾攻,金軍不懂水戰,此計可成。老臣願率軍死戰,為聖上除去大患。”李綱聞得,高聲道:“種大將軍此計可行,請聖上下旨調動軍隊。”

宋欽宗聞得,嚇得全身一陣哆嗦,從龍椅上站起了身,喝道:“雙方已然議和,你們竟然還要挑起戰事,朕和汴京軍民絕不答應。傳下朕的聖旨,休得再言起兵,違者斬!” 宋欽宗懼怕主戰派再言戰事,當下起身而去。

种師道看了李綱一眼,仰天長嘆道:“今日不擊,異日必為中國患。”

完顏宗望帶軍安然北迴,一路燒殺搶掠。

據《靖康遺錄》記:賊之來雖有少鈔掠而不殺害人民。比去所過皆殘破,其所得漢人並削髮,使控馬荷擔;得婦女,好者掠去,老醜者殺之。自京師至黃河數百里間,井裡蕭然。無復煙炊,屍骸之屬,不可勝數。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