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仲遠見楊可勝落入陷阱,本想提兵去救,但身邊數名金將將他團團圍住。他知道自己被自己人出賣了,不由心灰意冷,當下揮動長槍,從金軍中殺出一條血路。

多年以後,後人才知道夜襲當晚的會議後,李邦彥和李梲暗暗將把夜襲的軍事行動計劃密書,交給了當時由宋方派出前往金營負責議和的聯絡人鄧珪手中。

鄧珪早被斡離不收買,出賣了軍情。

姚平仲殺出金軍幾重包圍圈,已是滿身是血,受傷數處。他轉頭看看身邊的親兵一個也沒逃出,不由長嘆一聲,留下幾滴血淚來。

張青峰見得空中火箭漫天射出,金軍數萬人將七八千宋軍包圍得水洩不通,不顧安危,就想要衝上前去救人,卻被素雲道長攔了下來。

素雲道長道:“你我二人上前,無法面對數萬金兵,還是即刻返回,先將軍情報與李大人為好。”

宋欽宗聽完張青峰奏報,怒問道:“姚平仲既然殺出了金軍重圍,為何不回來見朕?”張青峰道:“姚將軍一人一馬奔向遠處,不見了蹤跡。” 李邦彥冷冷道:“敗軍之將,必定是怕聖上治罪,逃走了。”

宋欽宗聞言越發惱怒,喝道:“此次夜襲失敗,主將姚平仲竟棄軍逃跑,該當死罪。李綱大人力主此次行動,不知李大人對此有何說辭?”李綱低頭道:“臣願領受責罰。”

种師道忽道:“此次夜襲失敗,想來是被朝中之人走漏了風聲。臣願領本部精兵,出城再次夜襲金營。所謂兵不厭詐,第一次劫營失敗,金軍肯定不會料到我等會即刻發動第二次劫營。若不能取勝,老夫就每晚派幾千人去騷擾金兵,這樣,金兵不得喘息,用不了幾天,他們自然就會退兵,”

眾人聞言,紛紛搖頭。种師道見李綱也搖頭否定,不由沉默下來。

宋欽宗沉思良久,說道:“本次夜襲,李綱、种師道、姚平仲為本戰主事,故兵敗之責理應三人承擔。姚平仲喪師辱國,必須嚴懲。李綱、种師道則先革除職務,以先安撫金人情緒。”說完,怒氣衝衝地起身退去。

兵敗逃遁的姚平仲不敢回京,一路逃到了鄧州,之後又經武關到長安,接著南下蜀地,在青城山的上清宮住了一天後,輾轉來到蜀中的大面山,方才藏匿起來。

張青峰聽得宋欽宗解除了李綱職務,想要上前為之辯解,被李綱伸手攔下。

李綱默默引著素雲道長和張青峰出了皇宮,回到住所,叫家丁準備了酒菜,以酒一澆心中塊壘。

第二日早朝,宋欽宗等人正在商議如何與金人議和之事,聽得太監總管奏道:“啟稟聖上,宣德門外有太學生陳東率領太學生數百名伏闕上書,交來奏疏一封。”

宋欽宗一聽,頓時面露不悅這色,喝道:“這些太學生不好好讀書,一早便來鬧事,將陳東奏疏讀來。”

只聽太監李公公念道:“一進一退,在綱為甚輕,朝廷為甚重。幸陛下即反前命,復綱舊職,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以安中外之心,付种師道以閫外之事。陛下不信臣言,請遍問諸國人,必皆曰綱可用,邦彥等可斥也。綱奮勇不顧,身擔拯救天下之重任,為社稷之臣,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等,庸繆不才,嫉妒賢能,為社稷之賊。用舍之際,可不審諸……”

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等人聽得,臉色不由大變。宋欽宗正思索之際,只聽得宮外人聲大起,不久,又傳來驚天動地的呼喊聲,急忙起身出宮檢視。

寬闊的皇宮廣場上,已然集聚滿了從四面趕來的人群,竟然計有數十萬之眾。有人高喊:“恢復李大人軍職,誓與李大人共同守衛汴京城。” 有人高喊:“李邦彥是浪子和賣國賊,根本沒有資格當宰相。”

原來李邦彥浮薄無品行,酒後稱要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此言傳入民間後,被宋人譏諷為“浪子宰相”。

張青峰站在呼喊的人群中,耳膜被巨大的聲浪震得嗡嗡作響,心中不由熱血沸騰,隨著人們呼喊起來。

呼喊聲中,張青峰忽然瞥見李邦彥被幾名隨從遮掩著從門牆邊出了門,貼著宮牆逃走。他急忙一指道:“大家快看,投降賣國的浪子宰相出來了。”他的聲音渾厚有力,人們立刻朝他所指方向望去,很快便發現了狼狽逃竄的李邦彥。

幾百名憤怒的群眾迅速呼喊著向李邦彥圍了上去。

人們很快將浪子宰相圍住,有人向他投擲瓦礫,有人撕扯他的官袍,有人將他的官帽抓下,狠狠用腳踩踏……

一名御林軍頭領見得,急忙帶了一隊御林軍上前拼命解救,將李邦彥護送上了女人乘坐的小轎子,隨後用黃裙蓋在轎子,方才趁著混亂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