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陳聽見智慧控制中心的提示,略微思考了一下,“直徑如此大的隕石星體卻無人勘探開採?雖然靠近主航道附近,看來值得思考一番啊!”

毫不猶豫,PT陳拒絕了對這顆隕石星體的勘探開採建議。

同時下達新的掃描探測指令,“運輸艦立即放棄該方向掃描探測計劃,改變新的方位進行掃描探測!變更探測目標直徑為一百公里隕石星體。”

智慧控制中心傳來悅耳女聲:“接受新的指令,改變掃描探測方位及目標搜尋大小,該區域標示為疑似危險區域。同時開啟監視功能對該區域進行隱蔽式掃描探測!”

智慧中心傳來的語音回覆,讓PT陳感到,“運輸艦的智慧程度,確實要比一般民用飛船高許多。”

由於運輸艦的燃料消耗速度過快,臨時打亂了PT陳向外域航行的目標計劃,不過這個意外,正好符合無目標隨機跳點迷蹤模式的航行模式規律。

“也算是意料之外的錯有錯著吧!”PT陳這樣想。

給運輸艦下達新的指令後,PT陳不得不思考關於‘燃料’這個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和目標。

從長期看必然要使用,‘合成超級燃料’作為運輸艦動力爐主要航行燃料。

短期內必須將星幣的獲取速度和數量,盡最大化的提升,隨即向運輸艦智慧控制中心,下達查詢任務命令。

“檢索最新太空母港釋出任務,選取適合本運輸艦的任務目標,星幣收益最大化設為首要條件。同時自動評估風險程度。”

智慧控制中心很快就傳來搜尋結果,PT陳開始仔細的觀看起來。

PT陳的父親在他購買擁有運輸艦之後,建議他可以從事一些別的行業,不一定非要做一名個人採礦者。

比如接取一些有收益的運貨任務,幫助太空母港運輸燃料補給,或者幫助商業公司運輸產品之類的,就相當於跑個人星際運輸業務。

PT陳拒絕了這一建議,其實就從安全和穩定性來看,這個提議其實還是不錯的,在運貨業務的同時,經過父母所在資源行政星,還可以順路看看家裡。

說不定還可以接取到前往哪裡的運輸任務,那就更方便他回家裡看看,就好比休假式任務一樣。

在他認為,這樣一來,他跟城市裡開個人運貨出租司機沒有任何區別,他不是瞧不起這一行業,而是外面的世界這麼大,他真的不想在很小的範圍裡,礙手礙腳的活著。

此刻他的手指正劃過,一條運輸艦檢索,標示為D級風險的評價任務。

S級為高難度風險,A級是高難度,B級是低高難度,C為一般難度,D為低難度風險。

低難度風險運輸任務,一般都是從一個太空母港,穿越蟲洞航行到另外一個太空母港,唯一難點在於距離遠近,比如:“從3號資源星接取目標任務,送到10065號資源星,和送貨到72號資源星,距離是肯定不同的。”

難度是真的一點難度都沒有,危險也不存在,太空母港巡邏守衛是很嚴格的,太空母港同時也有自己的火力防守單位。

那就產生一個疑問,“PT陳何不接取任務同時,就這樣航行到外域不就很完美嗎?在太空母港還可以獲得補給,同時又使用了普通燃料降低了運輸艦的航行成本。”

首先星際聯邦有自己的運輸鏈條,然後就是與當地的運輸鏈條的合作,不管是價格還是成本都控制的極其嚴格。

你一個路過跑單幫的和別人長期合作的競爭,根本無法產生競爭優勢。

你說價格他就能短時間降低價格,你走了他恢復原價,你說服務質量,你只管送貨,人家可以送貨上門,送貨上門不算什麼,還幫助你上門取貨退貨。這就是本地優勢所在。

固定方向那些比較好的任務,基本上就不可能輪到你來接取了。因為有人比你更有優勢。

只能接取一些難度相對較高,風險也比較高的一些任務。

這就好比愛吃魚的吃魚,愛吃肉的吃肉,你有什麼優勢,就去吃什麼的一個商業性原則。

比如,從3號資源星到10065號資源星任務,你就是求他運他也不會去運,運你這一趟,他少運一千趟,褲子都虧的穿不起了。人家就是跑短途固定路線的。隨機路線人家不會理你的。

但這種任務就比較適合PT陳這種來接取,但是他也未必接取,選定同一個方向性的任務接取,而不是什麼方向任務都接,否則他就真的改行運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