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再次採礦(第1/2頁)
章節報錯
伴隨著太空航行一直不斷前行的就是科技進步,科技進步程度又決定了太空航行的速度和距離。
太空航行的距離和速度,又影響了太空科技的進步與速度,就在這樣相互促進與發展中,共同進步著。遠遠不是一加一大於一那麼簡單。
其意義與影響都是深遠的。
這就要從人類的母星走向太空說起,當時母星容納了所有的人類,數十億人類居住在母星,依靠母星生存。
此刻的母星就起到了相當於,人類母體胎盤維持胎兒新生命的作用,不能不說母星是偉大的無私的。
但同時數十億的人類生存,對於資源的消耗,對於環境需求對於生存空間擴大的需求,單單隻靠母星一顆星球來承擔,其壓力可想而知。
無論是資源還是環境,又或者生存空間擴大的迫切需求,人類自身族群的擴大與生存,都成為一個人類必須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人類將走向何方,出路又在哪裡?
是繼續擁擠在母星,壓榨已經日漸耗竭的資源生存環境,還是發動人類內部戰爭,互相侵扎奪取有限的生存空間與資源?
不管如何,母星只有一顆,生存資源只有這麼大這麼多,受限於母星的資源環境,人類族群人數增長上限受到限制。
何況坐吃等死式的耗盡母星最後的一點資源,人類最終將面對的恐怕也未必是什麼好訊息,因為根據科學研究觀測資料顯示,宇宙在變化,河系在變化,星球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有老去和毀滅的一天。
恆星、行星、衛星、都有自己使命終結的時刻。
雖然對於宇宙和星球來說,其壽命都是以天文數字形式來計算的,但是人類的選擇,將很大的影響到人類的命運走向。
不說以後和將來,即使是當時的母星,已經面對著各種問題了,急需要人類去面對和解決。如何面對如何解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目的。
這一切問題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同時,還伴隨著人類自身知識文明素質的提高迫切要求。也就是提高人類自身的素質素養與認知。這是解決人類內部問題的一個方向。
也可以說就像一個人,從自身內部精神的成長突破與昇華作用,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人類文明意識體的喚醒與覺醒。
與保護母星保護環境珍愛生存環境,並不矛盾而是息息相關的互相影響的,就像科技與太空航行共同進步。
好在當時人類已經出現了,關於自身文明素質認知成長提高的萌芽。
當時據說是關於知識素質提高,兩種有效模式做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使得人類自身文明素質素養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和進步。
緩解了人類內部矛盾,為人類最終走向太空航行科技發展,起到了積極有意義的推動作用。
這兩種探索模式意義體現於,知識傳播途徑與模式上的嘗試,使得人類得以成功的完成,從內部精神上的自我昇華突破,整體性的提高了大多數人類的素養。
人類知識的傳播自古以來就從未中斷過,經過一代代人類的努力和傳承,在發展中突破改變漸漸壯大。人類也從中受益改變了生存狀態,最佳化了生存環境。
從人類的壽命疾病抵抗還有健康狀態,都可以看出來。知識科學技術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然科學技術知識並不是人類最終的目的,只不過是人類改變自身生存環境,文明理性和諧健康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方法而已。
就像人類自己給自己施加的一種有益外力,就相當於自己推了自己一把,自己給自己施加了一種有益的外作用力。
就像人們所熟知的,有收費的知識,不收費的知識同時傳播。卻都有著自己的存在價值和意義,而不是用自己的存在價值意義,去否定一切別的存在價值一樣。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一個道理。
比如免費知識得以讓知識大大普及推廣,但並不能說收費知識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要我學,我要學,這兩個看起來差不多,卻意義又有所不同一個道理。
人和人是不同的,這一點在很多時候都是存在和進行的,是一個道理。比方說,好學的人,在八歲就學習了別人二十歲的知識。
在比方說,不好學的人在二十歲才開始學習,但並不能說他就錯了,只能說出發地點不一樣,但要去的方向是一樣的。
不存在誰瞧不起誰,誰對誰錯的問題。都沒錯,都在學習,都在進步,都在前進的道路上努力,誰都沒錯。沒錯就是如此!
那你非要說二十歲才學的人錯了,那我又能怎麼辦呢?同樣也沒辦法改變你的認知。
對的認知,好的認知,改變自身的認知,花點費用,加速這一程序可以不可以呢?畢竟人的生命時間都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