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尤先回了自己部族的落腳地,然後很快便又從部族的落腳地離開,孤身一人直接去了黔都,而從蠻尤離開之後,蠻族便陸陸續續有人從十萬大山各處歸來,回到部族之後便沒有再離開了。

整個十萬大山的氣氛都變得肅殺了起來,顯然大家都已經慢慢嗅出了其中不同尋常的一些味道,所以各個部族都已經開始收縮人手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估計也就只有蠻尤這個族長才會在這個時候脫離部族獨自行動,不過他已經對部族做出了一番交待,如果有特殊情況部族也可以透過特殊方式聯絡上他,家中有長老們坐鎮,而且蠻族的族人一個個都對部族有著極強的歸屬感,所以蠻族的年輕人雖然希望遊走,從不成群結隊,但是他們對於部族卻是擁有強烈的責任感,從來沒有一人背叛過部族,這也算難能可貴了。

十萬大山中,八大部族很快便聯合起來發布了檄文,檄文中更是痛批了姬氏針對他們八大部族的罪行,同時要求姬氏趕緊找出黔都戕害八大部族同胞之人,如果不能在半月之內找出兇手的話,那這筆帳就要算在武王府頭上,到時候就不要怪他們不留情面了。

不僅如此,八大部族更是直接下令封山,從今天開始直接斷了異獸的生意。要知道異獸現在已經深入了大周王朝的各行各業之中,同時大周王朝每年對外輸出的異獸數量也是一個龐大的基數,這些不僅是大周王朝獲利的一門生意,同時也是大周交好各國的一個捷徑,現在八大部族一斷這異獸來源,那就是直接抄了姬氏的後路,這一手不可謂玩得不漂亮。

短時間也許還看不出來端倪,如果時間一長的話,恐怕整個大周王朝都要陷入動盪。

這也算是八大部族掐住了姬氏的一個命脈,也是第一次讓大家清楚了姬氏的一個弱點。

八大部族的檄文一出,瞬間引動了各國的目光,大家都不知覺地把注意力投向了黔都,各國諜報人員在黔都變得活躍起來,開始四處打探各種情況。

各國情報人員四處奔波,也讓黔都的水變得越發渾濁起來,正好就掩蓋住了帝辛安插在黔都的暗子們的行動,藉助這副亂象他們很快便和趙鏑進行了一次接洽,也讓趙鏑這邊知道了黔都的亂象,以及帝辛和八大部族之間達成的合作情況。

趙鏑對於帝辛能夠說動八大部族並不意外,畢竟是可以和周文王掰手腕的紂王,又怎麼可能被這樣一個小小要求給難住呢?

趙鏑在聽說八大部族封山之事後,倒是小小的驚訝了一番,他沒想到帝辛竟然能夠讓八大部族做到這樣的地步,這是直接抓住了姬氏的痛腳,同時也將姬氏的這個弱點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估計以後姬氏絕對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補全這個短板。

是的,趙鏑從來沒有想過藉助這次機會一下就將姬氏整垮,這在他看來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畢竟姬氏屹立在這片土地上上百年的時光,又怎麼可能因為這樣一次小小事件,就直接被擊垮,如果姬氏真這麼脆弱的話,也不可能活到現在。

趙鏑只是想要讓八大部族攪和進來,讓黔都的水變得更渾,卻沒想到八大部族竟然一下就捅了姬氏的腰眼上,這就讓人尷尬了。

趙鏑覺得這件事上恐怕有帝辛的身影在其中,畢竟這樣一來八大部族可能就再也沒有辦法從這件事上脫身了,甚至到了這種時候雙方已經基本上不會有和解的可能,畢竟這些年姬氏一直都是處於強勢的一方,現在形勢反轉,以姬氏的驕傲那是絕對不會願意讓這種情況出現第二次的。

趙鏑都在暗自可惜,八大部族的人都是這麼好騙的嗎?要是早知道他們這麼好騙的話,那自己就應該先聯絡他們,將他們納入到自己麾下,再去敲詐紂王一番才對。

當然,趙鏑自己是清楚自家情況的,以自己的身份去談判估計成事的希望渺茫,畢竟人家帝辛是成名已久的大人物,也只有他才有把握左右得了八大部族的決策。

趙鏑知道自己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藉助這次八大部族攪和起來的風雲,直接給予武王府狠狠一擊,只有打痛了姬發才能夠讓他發狂,直接對八大部族下狠手。

八大部族突然釋出檄文,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可能瞞過周文王,姬發甚至遞交了一份奏章請示該如何處置這件事,結果周文王直接便將這份奏章給打了回來,並讓人告之這事交由他全權處置。

武王顯然沒想到自家父王竟然會對這樣的大事不聞不問,他心中多少有些沒底了,只好找來姜尚商議。

姜尚對於周文王這樣的處置倒是沒有太意外,相反,他倒覺得這是周文王對於姬發的最大一份考驗,只要過了這場考驗,那武王繼承人的位置那就徹底穩了。

聽完姜尚的分析之後,武王不僅沒有放心,相反心中的忐忑不安變得越發強烈了,這種不安幾乎就已經完全流露在了臉上。

姜尚知道這是心裡壓力過大導致的,所以他只能儘量安撫,同時為他出謀劃策。

姜尚覺得現在這種時候,自己這邊能做的就只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秉持著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八大部族族長進行一次會盟,另一方面就是清查這次事件背後的真相,他不相信八大部族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這其中必然有什麼幕後推手,而趙鏑就是最值得懷疑的一方。

姜尚雖然沒有獲得任何訊息,但是這種推斷幾乎是一下就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只是缺少了趙鏑和帝辛聯絡的這一環而已。

姜尚覺得只要自己這邊能夠釋放出足夠的善意,應該是能夠獲得八大部族諒解的,當然,前提是找出幕後推手,能夠直接斬斷這幕後推手的爪子。

經過姜尚著一樣一分析,倒是讓姬發情緒稍稍穩定了一些,畢竟他也不是真的沒有經歷過任何風雨,只是涉及到了自身利益的時候,心中患得患失的情緒來得太過強烈。

八大部族這個麻煩來得激烈,本來他還以為這些人會主動聯絡他,沒想到他們突然就來這樣一出逼宮的好戲,讓他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了。

說起來,武王已經多年沒有這種危機感,這些年的平穩日子過得太久了。

這也讓他再次體會到了當年紂王降臨,危機總是一日接一日,日子過得惶恐不安的狀態。

這就是一個上位者應該承受的壓力,當年姬昌就是在這種壓力下硬挺了過來,最終成就了今天大周王朝的這番霸業。

現在輪到武王來獨自承受這份壓力,他才知道這樣的重壓有多可怕,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才剛接觸他心中就有崩潰的跡象。

幸虧身邊有姜尚這樣沉穩而睿智之人在,總能夠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給予自己最正確的選擇,當年紂王壓迫之時如此,現如今八大部族倒逼之時亦如此。

武王心中覺得慶幸,同時也在暗中調整自己心態,道:“尚父,你覺得這件事有沒有可能是趙鏑搞出來的?”此時的武王對於姜尚越發的恭敬起來。

姜尚本來就是武王的岳父,只是礙於臣子身份,一直堅辭不受武王大禮,所以這個時候為了籠絡人心,武王又叫出來尚父之稱。

姜尚對於武王的熱情倒是沒有太大反應,這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有的時候你客氣起來反而顯得太刻意容易讓人尷尬,所以他直接搖頭道:“未必沒有這種可能性,只是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不過這方面我們可以去查一查,就動用我們打入進去八大部族的那些一直沒有動用過的暗子。還有趙鏑的行蹤我們查了這麼久都沒有任何線索,我覺得我們可能找錯了方向,這次我們從安邑侯這些年的人際關係入手,我覺得應該能夠有所收穫,因為安邑侯這次的行為太過反常了。”

“嗯!”姬發聽姜尚這樣說,也有些緩過神來,點頭道:“確實如此,那這件事要不要告訴父王?”顯然在他的下意識裡,有問題還是要請父王來定奪,畢竟這事可是牽涉到姬安的身上。

姜尚見姬發這個樣子,心中都暗自搖頭,看來自己這位看重的女婿身上還是缺少一些魄力,也難怪文王一直以來都難以打定主意,直接將王位傳給他,他的確還是欠缺點火候。

姜尚也知道這種時候的確應該給點重錘,所以他肅容搖頭道:“你還沒明白嗎?這是給你的一個考驗,這種時候就不要指望外力了,成大事者當有自己的決斷,不要什麼都依靠外人,以後你可是要成為周王的,現在你就應該習慣自我決策。”

姬發聽完姜尚這番話,也是悚然一驚,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