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往事 第三章:鬼閻羅(第2/2頁)
章節報錯
鬼臉,獠牙,面目猙獰,雙手握著石 戈,詭異上揚的弧度,嘎子子一見那些鬼面石像,臉色頓時煞白一片,他也顧不得收拾熊皮熊肉了,驚恐地對我們說:“兄弟,前輩們,咱們快逃吧,這些是山鬼的石像,這石像恐怕就是山裡的鬼閻羅守殿石像,咱們快逃吧。”
“鬼閻羅”的傳說,在大興安的嶺村子中流傳了多年,相傳那是閻羅殿在陽間的辦公場所,每到鬼門關大開之日,就會有來自閻王殿的鬼差駐守。
經常有在山中迷路的獵人誤入“鬼閻羅”,而一旦進了鬼閻羅,就會進入幽冥之府,從此與人世隔絕,成為遊蕩的孤魂野鬼,永遠也回不到陽世了,不過近百餘年間,已經很少有人能再次見到了。
而在大興安嶺獵人中流傳最廣的就是鬼面石像守護,當然這個山裡邊的傳說究竟是從哪朝哪代開始的,已經無從考證了。
即便只是進“鬼閻羅”就死了的怪事,聽著就讓人從心底發怵,再加上獵人們對神鬼有種發自內心的敬畏,沒有人願意嘗試一下後果。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鬼閻羅”還有這麼一種說法。就是“鬼閻羅”是閻羅殿的鬼差在陽間辦公的地方,裡面會有那本傳奇的書籍——生死簿,傳聞只要透過“鬼閻羅”從生死簿上刮掉自己親人的名字,自己的親人就會永生不死。
當然對於這種說法我有自己的見解,我估摸著應該是因為西遊話本中戰天鬥地,桀驁不馴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從地府陰曹的生死簿中劃掉了猴子猴孫的名字,被刮掉名字的猴子猴孫獲得不死出現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有心無心,有意無意進入“鬼閻羅”的人,沒有一個活著回來的,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屍骨無存,連屍首都找不到。
熊洞本是枯樹下一個半封閉的天然洞穴,只因為大熊剛才死掉的時候,龐大厚重的身軀將整顆大樹都撞了個底朝天,連帶著樹根提拉帶塌了地下泥土,這才露出這幾尊鬼面石像。
在我看來,這些鬼面石像極有可能是古墓前用來鎮墓的石像,按照《摸金筆談》《青烏風水》《葬經》《連山葬》《歸山藏》《尋龍訣》中對五行風水、陵墓佈局之道的描述,這些造型奇特的鬼面像應該就是守陵的石像,至於那些屍骨無存的人估計應該是中了陷阱,死在了墓裡。
我勸說嘎子不要迷信,要講究科學。我告訴他,我估計這裡有座大墓,估計和他們所說的“灰仙”有關,再加上那些死了的日本鬼子,他們留在這裡的目的絕對不純粹,估計也是為了這大墓中的寶藏。
我們如果找到了這座連日本鬼子都:垂涎,寧死也不願離開的寶藏,找出來把他們交給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那將是文明的一大步,我們幾個都將載入史冊,名流千古。
我們仔細瞧著這樹根下的凹坑,古樹根莖被拔出後遺留的凹坑裡,露出了一個大窟窿,一股陰風從裡面冒出來,刮在人臉上涼嗖嗖的,看來其中空氣流暢,在遠端肯定另有出口。
我湊近看了眼大窟窿的具體情況,認為這窟窿口的深洞並非隧道,只是在泥石間挖掘的作業通路,並不堅固,隨時都可能塌掉,更不知是通著什麼地方,趕緊找些枯枝點了幾根火把照明,鑽進窟窿後的黑洞裡面探查。
洞不算太大,勉強能夠弓著腰前進,可是我們都捨不得把衣袖磨破,右手火把斜著探在前面,弓著腰往前一點點挪動,用火光一照,發現洞內四壁還殘留有利器挖掘的痕跡。
王五看著周圍的情況嘖嘖稱奇,他說這條隧道應該是“摸金校尉”搞得,“摸金髮丘”本一家,除了個別手段,其餘根本不差。
《摸金筆談》中“摸金校尉傳記”中有這麼一份記載,說是“摸金校尉”能夠外觀山形內察地脈、分金定穴直搗黃龍,何為“直搗黃龍”。
“直搗黃龍”簡單來說就是挖掘一條隱密精準的隧道簡易,繞過銅壁鐵槨,由金井中直透藏有秘器的墓室,也許我們現在鑽的這個地洞,就是一條盜墓賊挖掘的盜寶隧道。
不過我很快就自己否定了自己心中的這些想法,因為整個隧道從頭上的鬼面石像開始,從進入洞窟開始到盡頭,我估計我們走了十餘米便到了盡頭,最關鍵的是盡頭處並沒藏有古屍秘寶的墓室,而是一道埋在泥土間頗為古舊的青石門。
石門上面雕刻是一些大老鼠,門上有飛簷斗拱,這不像是一道簡單的門,更像是一個深埋地底的巨大宮殿,我思考片刻,心中頓時間想到,莫非這就是那群日本鬼子留在這裡的原因,就在這時,耳邊突然出來一陣嘶嘯聲,聲音刺耳,格外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