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北境訊息
章節報錯
春桃,便是和于丹青說話的女子。
只見她神情一慌,眼裡忽然迸出灼灼火光,“太子妃娘娘您一定要救救他們!奴婢都是受皇后脅迫!奴婢知道自己罪孽滔天,可他們是無辜的……”
“你知不牽連無辜,不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于丹青淡淡打斷了她,“你們拋下慄姑姑時,便該清楚自己的下場。你們替皇后辦的是抄家滅門之事,自當有舉家共赴黃泉的預期。”
春桃愣住。
于丹青說完,朝寧王略一頷首,出了牢房。
案子是寧王監審,她來不過是確認一下春桃等人的身份。如今身份已經確定,寧王的態度也已十分明瞭了,她自然沒有留下的必要。
寧王隨後離開牢房,交代了陳大人幾句,然後入宮覆命。
翌日午時,午門外匯聚了成千上萬的百姓,人人義憤填膺,目睹了春桃五人的行刑。
五名儈子手手起刀落,鮮血四濺,百姓間曝出陣陣大快人心的叫好聲!
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昌盛子民攀誣大永皇室霍亂民心之惡行開始傳向天下各處。
昭文殿。
庭院寂寂,緩風輕暖,天幕蔚藍,雲捲雲舒,愜意得令人犯困。
于丹青歪在躺椅裡,半闔著眼望天,突然微嘆了口氣,瞥向旁邊小凳子上坐著翻看古書的丁蘭,“還沒找到智源?”
丁蘭頷首,放下書,“此人就像憑空消失了,沒有半點線索。”
于丹青點點頭,抬袖擋住了眼,“依你看,父皇此舉,是何意圖?”
丁蘭沉默片刻,道,“恐是榮威堂給了他底氣,等訊息傳到昌盛,興許便離兩國兵戎相見不遠。”
于丹青點頭,聲音略顯疲乏,“這一點上,倒是跟智源不謀而合。”
這場謠言風波,也不知究竟是誰獲利最大。
聽聞造謠者是五名昌盛人時,她便隱隱有了預感,永顯帝或許會抓住時機,撕開與昌盛朝的友邦表象,繼北涼之後,再次朝那所謂的一統五國進軍。
看來,不止她一個這麼想。
若是截殺唐子謙的三撥刺客中,有西延國的人,待到東窗事發,必定又將成為永顯帝興兵征討的理由……
想此,于丹青輕笑出聲,“倒想看看,到底誰入了誰的甕。”
女子輕軟的聲音透著幾絲譏誚,丁蘭不由睜了睜眼皮,卻見女子水袖覆面,只露出一彎微微勾起的粉唇。
半晌,丁蘭搖了搖頭,決定不再探究于丹青的想法。
她自詡閱人無數,看人眼光狠辣,娘娘卻是為數不多她看不透的人之一。
二月初八,也就是于丹青送出書信後的第十八天,她正在書房寫寫畫畫,丁薈拿了一封信走進來,“娘娘,北境來信。”
于丹青抬頭看去,想到前些日子於夫人的模樣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對著封皮上竹韻俊秀的“吾妹丹青親啟”六個字看了半晌,才放下炭筆,接過來拆開。
信裡內容不多,恭賀了她兩句,便是簡略說了北境諸事。
北涼未戰便先失了主帥,安遠侯掛帥出征,又一路勢如破竹,連打兩場勝仗,斬殺北涼蠻子十餘萬,逼得北涼大軍節節敗退,士氣垂喪,北涼一戰勝利在即。北涼大軍不曾踏足北境城內半步,北境城安定繁盛。
在北境天堂幾大掌櫃的悉心引導下,又有北境官府的大力扶持,楚雲逸又私下給了銀錢支援,他和於香媛設立了於氏商號,開闢了諸多新專案,商號業務已拓展至周邊兩大州府,所到之處,商號名氣與韓城陳家在當地的商號不分伯仲。若她無需要他和於香媛出力之處,於氏商號開到京城之日,方是他們回京之日。
他已寫信告知於夫人,如今於府只是一介庶民,有些應酬大可不必理會,於府的事,於夫人自己便能應付。
於香媛和風影一見面便拌嘴,每每皆是風影被於香媛氣得狠捋額前龍鬚,拂袖離去而收場。他瞧著,這二人似乎對彼此有些情愫。
楚雲逸在王府住了一宿,天不亮便又出發了。
于丹青看完信,心情頗好的笑了笑,提筆回了一信——
二哥:我和於府在京城等著於氏商號,還有二嫂和四妹夫!
*
如於彥修信裡所言,北涼戰事順利,大敗北涼幾乎已是不爭的事實。
北征軍聽聞永顯帝身中北涼密毒,對北涼王室愈發仇恨,戰刀揮霍勇猛狠絕。而北涼方面,除了拱守王城的五萬精兵,其餘二十萬兵力已盡皆出動,周邊牧民亦主動提刀上陣,然,依舊難敵大永北征軍的威猛。若非楚雲逸及時趕到,照此勢態發展下去,不出兩月,北涼二十五萬兵力必將傾覆,曾經偏安一隅與世隔絕的北涼難逃血洗之命,大永將士恐也損失慘重!
本書由滄海文學網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