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威嚴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的確是這個意思。

阮寧的嘴角不易察覺的微微翹起,接著便用拱手低頭的動作加以掩飾:

“如此甚好,餘先告退。”

——————————

陳留郡,酸棗。

杜英見到了從長安趕來的袁宏。

他不在長安的日子裡,長安都督府的事務一開始是由閻負和袁宏負責的,而謝道韞居後實際主持。

閻負狡詐而袁宏毒舌,顯然都不是什麼“好人”,經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產生口角。

而謝道韞雖然在實質上代表杜英掌權關中,但還是在名義上有所缺乏。

眾掾史對謝夫人還是信服的,一針見血的目光以及其背後所掌控的軍權,都讓他們願意聽從謝道韞的調遣。

但是謝道韞本身卻並不是非常願意插手都督府的大小事務,大概是因為謝道韞總覺得自己這麼做名不正言不順,難免有“後宅干政”的嫌疑,患得患失之下,反倒是不想管袁宏和閻負的角力。

愛惜羽毛,也是謝道韞為數不多的缺點,但也能夠理解。

之後王猛抵達關中接替謝道韞,在王景略的手中,自然就沒有什麼瑣碎事不能管太多的說法。

在太原之亂中殺的人頭滾滾的他,是帶著一身血腥味走馬關中、坐鎮都督府的。

無論大小事宜,王猛毫不客氣的一把抓,再加上誰都知道這位都督的親師兄在都督心中有怎樣的分量,所以無論是心腸狹小的閻負還是自視甚高的袁宏,都不敢造次。

發號施令,下面的人就得乖乖聽從照辦。

什麼,鬧彆扭、互相下絆子?

你們兩個可以選擇一下,明天誰上菜市口了。

袁宏和閻負老實了一段時間,到底是井水、河水互相容不下,當然這也說明以袁宏為代表的江左士人和以閻負為代表的北方本地士人之間仍然存在深深的矛盾。

或許是因為思想觀念上有激進也有保守,或許是因為地域出身上有覺得自己根正苗紅而對方曾經投靠胡人,又有覺得自己從龍甚早、有底定之功,而對方只是半道來投······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卻也說明都督府內部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

只不過杜英和王猛協力在維持一種平衡罷了。

當然,這平衡看上去比江左那人人想著背刺的平衡要穩固很多。

現在關中正步步攻佔河南河北之地,又有大批州郡落入王師的手中,而推行關中新政以儘快恢復凋敝的民生也迫在眉睫,所以杜英從關中抽調人手前來增援,並且明確指出他需要熟知關中新政的高層人才。

袁宏於是自告奮勇帶隊前來,今日正抵達酸棗。

和他同時抵達的,還有王猛送來的文書,八百里加急,趕上了提前幾天出發的袁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