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三章 會稽亂平,科舉定製(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這七零八落的朝堂、大量的官職空缺,杜英顯然也都是為了秦王府的諸多元從舊臣們留的,所以現階段連填補一下、做做樣子的興趣都沒有。
“會稽奏捷,城中叛賊火併,王師已趁亂攻克會稽城,現叛軍殘部已沿若耶溪退入山中,王師正持續進剿。”杜英朗聲說道,“另外還有割據慈溪等地的叛軍,在王師水陸齊攻下,潰不成軍,有殘部想要浮海出逃,但為兩淮水師所截,大半已被俘獲。
不過此次海上作戰,也暴露出我水師的不足。水師船隻多半難以適應海上風浪,只能貼著海岸前行,甚至還不如叛軍所操縱之小船。
如今還有不少叛軍盤踞於鄮縣(今寧波、舟山)外海舟山島上,意圖以此為根基襲擾會稽郡沿海,所以臣下認為,應當一方面打造海上船隻,持續進攻,不能給叛軍喘息之機,另一方面應當分割吳郡和會稽郡,將錢塘、鄮縣等地分別設郡,理清田地、人丁,也方便分頭管理、減輕海防負擔。”
南渡之東晉朝廷,在沿江州郡,設立僑郡,重新調整行政區域,但是在腹地,依舊沿襲中朝舊制,吳郡一腳踹入吳興、會稽兩地之間,管轄錢塘,而會稽郡體量雖然不大,可境內的諸暨為越人聚集地、鄮縣、上虞和郡治所在的山陰又是安頓大部分南渡世家的地方。
世家雲集,人口眾多,繁華熱鬧不亞於吳地諸郡。
同時,藉助會稽郡的山林湖泊,世家也私開田畝、霸佔林地、藏匿人口、逃避賦稅,方才能夠一代又一代積攢下來偌大家業。
杜英現在打著海防的旗號,要分割會稽郡,其真正的目的顯然還在後續的清點田冊和人丁,徹底弄清楚世家這些年到底都藏匿了多少人口、謊報了多少田地。
這就是要把世家多年以來的暗戳戳勾當直接公之於眾,讓世人都明白,這些德高望重、津津樂道的名門,都是怎麼對百姓敲骨吸髓的。
世家之根基,就建立在名望上、建立在對知識的壟斷上,也建立在多年積攢的財富上。
而杜英以書院敲斷知識壟斷,用兵刃搶奪他們的財富,現在還要直接把世家的老底揭開,讓大家看看會稽郡那山林之中黑暗和壓榨的一面,這是要把那最後的名望也碾碎。
如此一來,世家就算是“有心殺賊”,也無力迴天。
此言一出,朝堂上眾人心知肚明,可是看著前後左右空空蕩蕩的位置,誰又敢再出聲?
而杜英也沒有想著有人會反對,直接看向小皇帝。
小皇帝經過幾次驚嚇, 早就沒有抵抗的意志了,這位秦王愛幹啥幹啥吧,所以當下勉強擠出來笑容:
“攝政王所言甚是,就請攝政王安排。”
“陛下聖明。”杜英拱手,“臣會盡快提交方略,請陛下頒佈旨意。”
顯然,具體怎麼實施,杜英都懶得和小皇帝說了,到時候他只要負責簽字蓋章就可以。
接著,杜英又從桌子上拿起一份奏摺:
“如今天下既定,而朝堂、地方上都有大量的官職缺口,所以臣請開科舉考試,選拔人才。
因關中都督府之前就已嘗試,收效頗豐,所以臣竊以為,科舉以朝廷名義舉行,可成定製。”
小皇帝很配合:
“願聞其詳。”
科舉定為一年一度,天下讀書人皆可參與,但需要先透過一郡考試,在透過一州考試,最終前來都城考試。杜英徐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