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前方彰顯軍威的鐵騎,一直未曾分散,踏過天街,馬蹄沉重,彷彿真的要直接將這建康府踏碎,將司馬氏晉朝這條漏洞百出的破船踏碎。

大軍入城,往往伴隨著一系列不忍見之舉,城中百姓多少也都做好了心理準備——雖然對秦王杜英,大多數百姓得益於關中新政的緣故還是頗有幾分好感的,但是關中軍隊的軍紀嚴明、路不拾遺,也只是遙遠的傳說罷了,中間還有世家和朝廷的屢次抹黑,因此百姓們多半也都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哪支軍隊不劫掠?

然而在家裡緊閉門窗,戰戰兢兢等了半天,外面卻只有持續不斷的馬蹄聲。

漸漸地,有人忍不住推開了窗縫,可以看到森然的佇列向前行進,若滾滾推進的鐵流。

每一名騎兵、每一名步卒,都目不斜視。

開始有百姓走出屋舍、充盈街巷。

也開始有人為這支軍隊歡呼、對著他們招手。

一名領隊的校尉在馬背上對歡呼的百姓拱了拱手,腰桿依舊筆直。

“萬歲!”此情此景,引得百姓們不由得歡呼。

轉眼功夫,縮在家中門內、巷頭巷尾觀望的百姓,湧上街道。

大司馬門上,郗曇看著大街上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嘈雜的歡呼聲,長鬆了一口氣,對身邊的阮寧說道:

“世家和皇族之前一直在散播我軍謠言,幾乎塑造成了無惡不作的模樣,即使是城中百姓將信將疑,對於我軍也是心懷忌憚的,若是強行驅趕百姓出門迎接,只怕百姓更是瑟瑟縮縮、恐懼無以復加,而朝廷也正等著看這百姓抗拒、不出門的笑話。

所以餘索性就不強制百姓出門,一軍之強大、軍紀之好惡,並不是口口相傳的,而是實打實擺出來的、展現出來的、落在實處的。現在百姓們親耳所聽、親眼所見,才是做不得假、誰都抹黑不了的。

聽他們的歡呼聲,這是發自內心的,沒有人能夠阻止或者改變。”

阮寧微笑著頷首,與有榮焉。

實際上百姓敢於出門,背後自然也有潛伏的六扇門推動、帶頭,不過這些都已經無傷大雅。

“萬歲”的呼聲直衝雲霄,不過這一次並不是面朝皇宮、面朝陛下, 而是對著一支剛剛入城的嶄新的軍隊,也是對著他們的背後那個新的天下共主,更是對著所有人已經翹首以盼的嶄新時代。

且聽龍吟。

歡呼聲陣陣,若潮流、若奔雷,捶打著萬仞宮牆。

皇宮內,大殿上,一片死寂。

小皇帝緊張兮兮的左顧右盼,珠簾後的褚太后面色蒼白。

皇位下的攝政王司馬昱坐立難安,尚書謝安沉吟不語。

而郗超已經得知自己未來會進入參謀司體系,甚至有可能接替張玄之主持參謀司——張玄之已經準備外放地方刺史鍍金了——對於未來還長的人生自然翹首以待。

不過此時的他,在物理意義上也是翹首以待——正張望著大殿外,迫不及待能夠看到謝奕和郗曇作為秦王麾下文武的代表上殿。

嗯哼,三個秦王老丈人一臺戲。

如此好戲,吃瓜,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