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郗超有類似心情的當然只是少數。

褚太后的聲音也不再如同以往那樣沉穩,帶著幾分顫音:

“會稽王啊,秦王為何還未入城?”

司馬昱:······

我是他老丈人,又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知道?甚至我有理由懷疑,那小子正在努力讓我當外公。

人越是緊張和心情紊亂的時候,越是想到這些雜七雜八不著調的。

當這想法浮現心頭、揮之不去的時候,司馬昱就知道,自己的心也徹底亂了,只能無奈嘆道:

“秦王應當有自己的打算,不過多一個謝無奕在,也能夠避免一言不合、擅動······”

司馬昱聲音小了些,話也沒有說完,意思卻很明確,杜英派遣謝奕和郗曇這樣的組合先行接管朝廷,顯然也是表示,大家還在磨合期,有什麼矛盾爭執,有朝中眾臣多半沾親帶故的謝奕在,都可以談一談,不至於直接抽刀子砍人和挨砍。

所以陛下和諸公有什麼想說的、想掙扎的,還可以試一試、提一提,免得你們憋在心裡再憋出來什麼極端的行為,最後大家都不好看。

因為真的發生了,杜英不好給輿論交代,所以面子上不好看,而你們,死相應該也不好看。

褚太后也是冰雪聰明的,一下子就聽懂了司馬昱的言外之意,一時間陷入沉默。

兩人對答之間,謝奕和郗曇已行至大殿外,上殿行禮:

“臣參見陛下。”

小皇帝顯然已經完全自亂陣腳,訥訥不知如何回答。看著他這番模樣,朝堂上大多數的人也只能在心裡暗暗嘆息一聲,小皇帝終究還是太年少,一下子面對這家國危亡的挑戰,如何能勝任之?

這還沒有見到杜仲淵呢,人就已經快嚇傻了,真的見到了杜仲淵,還不得直接從皇位上滾下來?

相比之下,前朝獻帝的表現雖然也不能說多麼出色,面對兵刃加身,一樣有驚慌失度,但是還沒有到現在這樣未見其人就惶恐不安的程度。

這讓一些原本還打算好生潛伏下來,等待“撥亂反正”時機的不少臣子們只覺得心灰意冷。

司馬昱也將這些看在眼裡,心中暗歎一聲。小皇帝登基以來,面臨的威脅也不在少數,上一次還有桓溫提兵威逼建康府,簡直就像是今日這一幕的預演。

但是奈何小皇帝本人在以前的一次次朝堂風波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褚太后和司馬昱一次次的幫助他遮風擋雨,承擔了大部分的壓力,而這一次······

杜英的風浪,即使是褚太后和司馬昱也無法抵擋。

大船傾覆、天地崩塌,誰能倖免於難?

不過此時此刻,司馬昱也不可能讓孤兒寡母支撐,輕輕咳嗽一聲,小皇帝回過神來,顫抖著聲音讓兩人入座,而司馬昱立刻率先開口說道:

“鎮西將軍為國征戰、屢立戰功,今日凱旋,參見陛下,忠心可鑑,還請陛下賜席在本王身側。”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