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二章 也不差我一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樣一個能說會道、見機行事,還能夠在短時間內壓榨出琅琊王氏全部潛力,差點兒真的在青州成事的人,自然不可能只擅長跑路。
謝玄微笑著說道:
“太史公曾言,人終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叔父若是真的一心求死、知有一死,那為何現在又會在這裡和餘絮絮叨叨呢?”
若是換做一個臉皮薄的,被謝玄這麼一說,少不得會心生羞愧,畢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既然在這裡傷春悲秋的,何必苟且活著?
但是王洽身為家主,臉皮顯然也異於常人,當即嘟囔一聲:
“重於泰山,也要看為誰而死。典午氏如今大廈將傾,真正能為典午氏效死忠的又有幾個?
實際上這偌大的晉王朝,早在洛陽的大火之中、在長安城被攻陷的時候、在石勒推倒那堵牆的時候,就已經亡了。現在在建康府苟延殘喘的,不過是眾人勉勉強強扶持起來的一個傀儡,一個軀殼罷了。
琅琊王氏還沒有亡,餘又為何要為典午氏而死呢?”
謝玄一時間也無從反駁,而王洽的心思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大多數世家子弟的心思?
典午氏真的要沒了,那就沒了,這天下改朝換代,至少一時半刻杜都督還不會對我們動手,之後······那時候再說。
以死明志嘛,真的到了沒得走的時候也不遲,現在得過且過。
或許江左的世家們秉持著這樣的想法,而眼前的王洽則大概確確實實就是這麼想的。
謝玄也只好笑了笑:
“叔父知曉天文地理、詩文經義,而且又熟悉江左的山水風土、人情世故,都督現在想要征服江左,有用得到叔父的地方, 而之後治理江左,自然也有垂問叔父的地方。
只要叔父願意有所捨棄,那麼都督又何必趕盡殺絕?這亂世裡,死的人可真的太多了。”
王洽一言不發,但是心情看上去並沒有好很多。
死的人太多······所以說不定是也不差我一個呢?
————————
桓秀對於八公山的進攻明顯急促了起來,大概是因為桓溫已經距離戰場越來越近,若是遲遲拿不下八公山,桓秀自己都無法向桓溫交代。
郗恢帶領兵馬扼守八公山的幾處要道,雙方的廝殺經常是從早上一直打到半夜三更,也從山腳下延伸到山坡上,再到淝水上。
西岸的關中軍隊顯然一直想要趁著夜色向八公山運送兵馬,但是桓秀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硬頂著兩淮水師的掩護炮火、矢石,在岸上列陣阻攔,又或者直接用小船改裝成火船,順流而下直撞向兩淮水師的戰船,三番五次,鬧得指揮水師的劉建手忙腳亂,大喊著要用水師的火炮直接把對岸敵軍營寨全部夷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