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九章 各有所需(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是杜英允諾江左世家能夠和關中新政並存,最終形成類似於諸如西漢時期郡國並行的制度——世家自家掌控土地和百姓,豈不就是一個國中之國?
那恐怕江左的世家們早就已經沒有什麼鬥志了,跟著誰混不是混,現在投了關中為時不晚!
但是很顯然,杜英在江左擺出的態度,也只是允諾世家能夠緩一緩,慢慢的消化掉關中新政帶給世家制度的影響,慢慢的接受在關中新政所構築的體系下,他們身份和地位的改變而已。
杜英可從來沒有說過允許世家的長久存在,而都督府在這方面的口風也從來沒有松過。
這也是吳郡世家和青徐世家這兩股已經堅定站在杜英這邊的世家實力在江左其餘世家們的口中都快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原因。
“不可!”張玄之根本沒有等杜英開口,就直接說道,“一視同仁,這是關中新政的宗旨之一,而所要‘同’、所要‘平’的,正是之前世家、寒門和平民百姓之間的差異。
曾經強大的中朝,最終分崩離析,一直到現在,皇權旁落、變成了任由世家玩弄的傀儡,這不平,就是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若是都督真的要想關中新政改變之前的所有弊端,不再重蹈永嘉之亂的覆轍,那就不可能對一些世家網開一面,甚至還要把他們從諸多世家之中拔擢出來、刻意扶持飼餵。
這和打造一個巴蜀的王謝世家,又有什麼區別?!”
“張主簿所言極是!”此時開口的,卻是司馬恬。
周圍諸人還真沒有料到,略有些驚訝的看向他。
司馬恬拱手,義正言辭的說道:
“世家之害,如今人盡皆知,尤其是在關中,三歲小兒都知不可令世家存也!
而全掾史卻還提出收買、拉攏一些世家,是何居心?
都督本就有剷除世家之意。若是之後聽之任之,則豈不是空留禍害,且不能彰顯都督之公正;若是之後想要剷除之,則豈不是讓都督陷於不義之地?”
司馬恬的語氣很重,而他的那一副嚴肅神情,顯然也顯得有些刻意。
這讓原本只是在剖析利害,其實也沒有摻雜多少個人想法的全旭又好氣又笑。
你想要向都督表忠心,沒事拿我開刀做什麼?
杜英自然也能夠感受到司馬恬的想法。
顯然以司馬氏尷尬的地位,他們只能憑藉著外戚的身份做孤臣,否則也不會有什麼人願意和未來的前朝皇族有什麼瓜葛的。
因此見到人就噴,的確是司馬恬表明立場身份和忠心的好方法。
杜英也無從阻攔,若是他批評之,那麼司馬恬恐怕就要心中惴惴了。
這也可以讓司馬恬安心。
但是現在張玄之和司馬恬次第開口,已經把這件事直接定性了。
顯然直接收買一些巴蜀世家,讓他們來充當帶路黨,很難得到諸多下屬的一致同意。
杜英無奈的瞥了一眼全旭,全旭方才的言談之中顯然也多少有一些個人的想法,作為商曹掾史,他自然是期望更和平的解決巴蜀,哪怕是向巴蜀世家們讓利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