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是他一個巴蜀人讓家鄉避免戰火的小小努力,而且也能夠避免雙方之間爆發戰事、影響到了雙方對於這條黃金商道的信心。

至於張玄之和司馬恬,其行為意見也很好理解。

張玄之是參謀司主簿,是軍隊在都督府的代表,所以他必須要為軍隊說話,而顯然戰爭比和平解決巴蜀問題更能夠代表軍隊的利益,所以張玄之必須要推動戰爭,為軍方爭取到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樣軍方才會更加支援他。

否則他一個小小的主簿,還是空降過來的,不是從軍中一點點爬上來的,軍方想要撤換掉他,就算是王猛護著都護不住。

如今的關中王師,組成來源都很複雜,但是在關係到每一個士卒共同利益的事情上,無論是什麼出身的軍人,都會保持一致。

而司馬恬,出身皇族的他,天然就和世家不對付,本著“司馬氏都要被世家玩壞了,現在更是不能便宜你們”的態度,他是不折不扣的反世家一派,情理之中。

不知不覺的,手下的這些人,也開始出現一個個派系和山頭了······杜英如是感慨。

只不過現在約束和劃定他們派系的,主要還是個人的一些私利和觀念,顯然這些還都沒有到真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屁股坐在哪邊的地步。

等到哪天,這些人都成長起來、成家立業,再相互聯姻、稱兄道弟,那麼到時候形成的一個個利益相關的群體,才是難對付的。

杜英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這是歷朝歷代、千百年來,多少雄君明主都沒有辦法根治的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最多的可不就是幫派之間的恩怨情仇?

杜英徐徐說道:

“巴蜀世家那邊,可以派人先去試探一下,我們願意用,他們也不見得就會想要為我所驅策,而他們能夠開出什麼條件,一樣尚且不知道,而他們對於未來世家的消亡有沒有清晰的認知,一樣不知道。

此事,通事館要負責探尋,以都督府的名義,前去幾個和關中往來比較密切的世家探問。”

通事館主簿梁殊還在河北,留在關中的出身關中盟的一位長史,當即應諾。

杜英不等張玄之等人開口,接著說道:

“巴蜀天險,難免會有一些膽大包天的,想要藉助天險以抗衡王師,所以就算是有人在前面帶路,王師恐怕也不可能做到不動一兵一卒就徹底蕩平巴蜀。

沒有刀劍在前開路,所能拿下的土地,恐怕也不是真心歸附於我的土地。

所以餘決議調動關中新編練兩千兵馬,調往漢中,並漢中屯駐兵馬,為此次戰事之主力,總可調動兵馬能有多少?”

張玄之急忙說道:

“漢中扼沔水上游,需要及時支援南陽,所以屯駐兵馬萬餘,屬下認為可調動其中三四成,不可再多,且可從武都和岐山等地新招募歸降內附之氐、羌人和吐谷渾人,為我所用、入蜀開路,或可得五千人。”

杜英頷首,在山地作戰,氐羌人的確是一把好手:

“那就如此決定,參謀司負責擬定調兵計劃,戶曹負責調撥糧草,在本月內,關中兵馬即應開拔。”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