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禁銅令與發行唐幣(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甚好,再回到唐幣上。唐幣的發行不能濫發,也不能少發。與原本開元通寶的兌換過程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裴閣老,武德四年,你用開元通寶置換隋朝的輕錢,應該積累了不少經驗,不妨和大家說說。”
李承道笑著看向裴寂,裴寂心中犯了嘀咕,這太子是藉著經驗的幌子來行考察之事,他低眉思索一陣,便開口說道:“殿下,臣請問,這唐幣的成本如何,畢竟我朝的紙張價格不菲,如果成本高於銅幣,就有些不划算了。”
“厚釗,這問題你來回答裴閣老。”裴寂不愧是宰相,一下就點到了最關鍵的一點上。
“回裴閣老的話,這唐幣是用青雲學院中的新式造紙術製作而成,成本非常低廉,只是上面的防偽油墨調配起來稍顯複雜,但發行前,青雲學院已經解決了此問題,油墨成本也以解決,總的算下來,一張唐幣的成本連一枚銅幣成本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裴閣老儘管放心。”
徐厚釗話音剛落,裴寂就肅然動容。
“殿下,如此一來,唐幣比起開元通寶的優勢大太多了。”
“對我朝來說,紙製幣比起金屬幣,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原本每生產一貫開元通寶,起碼有三百文的成本耗損,現在這三百分節省下來,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對於百姓,無論是攜帶還是交易,唐幣比起銅幣方便了太多,我朝只要停了繼續發行開元通寶,不出十年,開元通寶絕對會被唐幣取代。”
“十年太久。”
李承道搖了搖頭。
裴寂眼睛微微眯起,閃過一縷精光:“如果殿下嫌時間太長,不妨直接用朝廷干預。”
“如何幹預?”
“很簡單,其一,通告全國,可以用唐幣來繳納賦稅;其二,規定米糧,鹽,肉食,焦炭,布帛,酒等物資不準使用開元通寶,而必須用唐幣購買,殿下覺得如何?”
李承道搖了搖頭,指了指徐厚釗:“厚釗,把本宮制定的方案告訴裴閣老。”
“是,殿下。”
徐厚釗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殿下的方案有以下幾點。”
“第一,大唐所有的賦稅平均下降五成,但前提是必須由唐幣繳納,具體內閣可以和戶部一起擬定。繳納稅額時,如若沒有足額數量的唐幣,可自行用開元通寶去大唐人民錢莊兌換,兌換時一千文開元通寶可以兌換一千一百文唐幣。”
“第二,我朝新政要想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援,所有官員必須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從唐幣發行之日起,所有官員俸祿,除了原本的土地額度之外,都採用唐幣發放模式,每人薪俸漲一倍,但相應的,唐幣發放後,所有官員,不論大小,都需要交納相應稅額,具體額度內閣和戶部儘早擬定,原則上按照收入的一成來定。”
“第三,百姓可以拿唐幣去官營商鋪購買一應物資,價格優惠10%,持續時間到明年十二月底。”
“第四……”
等徐厚釗說完,三位內閣大臣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目光呆滯地看著李承道,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太子到底是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