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陳州三百日(第2/2頁)
章節報錯
黃巢對孟楷的寵愛是有目共睹的。孟楷絕對是黃巢集團核心權力圈成員,如果要給黃巢集團排座次的話,頭號人物是黃巢,二號人物尚讓,三號人物林言,四號人物就應該是孟楷。當然,這是我個人給草軍嫡系排的座次,也許有人會對此有異議。
但不管怎麼爭辯,孟楷排進前五應該是無可爭議的。
現在,愛將孟楷敗死陳州,身首異處,黃巢悲憤交加,親率十幾萬大軍,包圍了陳州。
趙犨,將門之後,家中世代為忠武軍牙將,屢立戰功。黃巢作亂以來,趙犨就是堅定不移的“主戰派”,曾率部驅趕過騷擾汝州、鄧州的草賊。當黃巢入主長安之後,被陳州軍民推選為刺史。
趙犨早在黃巢稱帝時,就對今日的戰局有了預判,他說黃巢如果不在長安被擊斃,就一定會往東逃跑,而我們陳州就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陳州與草賊的仇恨由來已久,我們難免要打一場惡仗。
在那個時候,趙犨就已經積極籌備“陳州保衛戰”了,而黃巢和孟楷還以為會一馬平川、傳檄而定。
以小見大。“上兵伐謀”,這場戰役在開始之前,黃巢就已經輸了。
在人員部署上,趙犨是全族上陣,二弟趙昶、三弟趙珝、長子趙麓、次子趙霖全部親臨第一線,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修繕城牆、開挖護城溝,興建防禦工事;屯糧食,繕甲兵,利劍槊,弓弩矢石無不畢備;方圓六十里地之內的百姓全部攜糧入城,軟焦土政策;招募訓練勇士,並對士卒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強化忠君報國之思想,堅定必勝之信念。
除了以上這些常規操作之外,趙犨的三弟趙珝慮事周全,想到了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項:遷墳。
在當時,祖墳被挖,不僅會對軍民造成感情上的傷害,還會動搖其必勝的信念,因為得不到祖先的庇佑。
戰前遷墳,趙珝的考慮非常周到了。同時,趙珝還親自改進了一批壞掉的床弩,使之射程可達五百餘步,在其有效射程之內,可以把人射穿,極具威懾力。
趙犨的二弟趙昶也非等閒,他充分利用了普通民眾的迷信心理,時常在夜晚當眾表演“神仙附體”之類的把戲,以“陰兵神助”撫慰寂靜夜空下那些焦躁不安的小心靈。
軍民對此深信不疑,堅信有陰兵前導,故而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雖寡眾懸殊,猶能屢戰屢勝。
黃巢與秦宗權聯兵,號稱數十萬眾,浩浩蕩蕩殺奔陳州,要為孟楷報仇。不料趙犨居然主動開啟城門,勇士們魚貫而出,又給了賊軍當頭一棒。
黃巢既驚且怒,挖掘大溝,百道攻城。陣勢堪比當年的廣州之戰,數十萬賊軍分四面八方一齊攻城,不分佯攻、主攻,所有部隊都是主攻部隊。
面對草軍的強大攻勢,陳州士卒稍有懼色,趙犨親臨前線,慷慨陳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嚴明瞭軍紀:敢異議者,斬!
置之死地而後生。趙犨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更做好了死的準備,斬殺孟楷就是表明必死的決心。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
陳州軍民在趙犨的感召下,捨生忘死,奮力拼殺,雖然是寡眾懸殊、困守孤城,卻總能瞅準時機,開啟城門,放出敢死隊衝擊草軍。
英勇的陳州敢死隊屢屢趁其不備、出敵不意,逢戰必勝。也許他們並沒有給草軍造成太大的傷亡,但給草軍心理上的打擊是致命的。
黃巢氣急敗壞,瀕臨崩潰的邊緣。此時的黃巢已經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全域性觀念,他的眼裡只有陳州。
黃巢要為他的陳州情懷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