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復光卻利用職權之便,讓自己的忠武軍將士宋浩彎道超車。所以楊復光對宋浩是有特殊照顧的。

然而忠武軍都將宋浩在轉正之後,卻對楊復光不甚禮遇。在宋浩看來,雖然楊復光是自己的老長官、老領導,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兩人已經是平級關係了。

由團長直接提拔為軍區司令,這種速度讓宋浩暈車了,讓他飄飄然,多年來目睹的官威、官架子終於可以施展了。他也會腆胸迭肚了,也會揹著手了,也會在訓話的時候“哼哈”了。小人得志,窮人乍富。吃水而忘挖井人。

宋浩這副暴發戶的嘴臉惹怒了他的副手,段彥謨。

二人原本都是團長(都將),而且組織上更看重段彥謨,打算大力培養。段彥謨也認為自己坐鎮荊南是板上釘釘的事,只等組織走個流程。最先膨脹的其實是段彥謨。

不料人事調動遭遇暗箱操作,宋浩後來者居上。

對待有提拔之恩的老領導,宋浩都“不為禮”,更別說對待老同事、現下屬的段彥謨了。何況在對段彥謨的態度上,宋浩多少還帶有報復性的打壓。

段彥謨時常氣得咬牙切齒。

楊復光城府很深,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宋浩有一條命令,嚴禁士兵砍伐槐柳樹。而段彥謨所部的一名士兵卻違反禁令。宋浩便依法依規,杖打該士兵的後背。

段彥謨得到訊息之後勃然大怒,打狗還需看主人,你這不是打他的背,分明是在打我的臉!

楊復光見火候已到,便火上澆油,悠然一句,“這種事兒呀,我一個閹人都忍不了,你還算個男子漢大丈夫嗎?你還不殺了他?”

言之有理。

既然有楊大公公的暗中支援,段彥謨便帶上親信勇士,直接衝進宋浩府中,把宋浩和他的兩個兒子全部誅殺。

楊復光以監軍的身份上奏朝廷,說宋浩到任之後貪暴不仁,觸犯眾怒,被亂兵所殺。

堂堂的軍區司令員被殺,就稀裡糊塗地遮掩了過去。

然而朝廷也不是三歲小孩兒,知道其中必有蹊蹺,沒有讓段彥謨直接頂替宋浩,但礙於形勢所迫,也不敢深究,於是朝廷方面便與楊復光達成一種默契:不追究你的責任,也不滿足你的要求,好自為之吧。

此後,黃巢入長安,僖宗幸蜀,時局動盪,楊復光趁機把段彥謨扶上了荊南節度使的位置。

段彥謨知恩圖報,贈送給楊復光數百兩黃金作為答謝。比宋浩懂事多了。

教唆殺人,是楊復光的一個人生汙點。

其實原本我不想收錄這件事,幾經糾結之後才有了上文敘述。

有了陰影,人物才更加立體。楊復光的形象也豐滿起來,讓他看起來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現實人物。他是人,不是神。

他也許並不完美,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