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大唐在下一盤大棋(第3/3頁)
章節報錯
而在糧食高產的情況下,大唐的商業開始逐漸繁榮起來。
整個社會財富急劇增加,這也要求鑄造更多的銅錢。
但是這個時代銅礦的開採技術還有所欠缺。
每年鑄造錢幣,要消耗許多銅礦。
最近幾年來說,尚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隨著大唐持續發展,銅礦遲早會不夠。
到時候,大唐就會面臨缺錢的窘境。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大唐就曾經面臨過鑄造錢幣不足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一直到唐朝滅亡,都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而錢幣鑄造不足,就會導致,物價上漲。
這對大唐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其實,那個時期,大唐不是沒考慮過推出其他的貨幣。
比方說推出銀幣,當時無奈當時的大唐,銀開採量很低,不足以支撐推出以銀為主的貨幣制度,最終不了了之。
但是現在,有了倭國的這個世界第一銀礦,這個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只要琢磨銀山上的石見銀礦,每年都能源源不斷的開採出銀子出來。
大唐就敢推出以銀為主的貨幣體系。
到時候,就能夠完全解決掉大唐銅礦開採不足的問題。
當然了,目前大唐也不敢貿然推出銀幣。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蘇長生能不能牢牢把握住倭國的石見銀礦了。
如果能夠把握住,一切都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把握不住的話,這個貨幣政策,必然會失敗。
說到底,現在一切還要看蘇長生的表現了。
這一批五千人,還有名義上是送給倭國,實際上是大唐支援蘇長生的物資,就是大唐的第一筆投資。
如果蘇長生能夠穩定住局面的話,哪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不能穩定住局面,大唐還會源源不斷的進行增援。
對這座石見銀礦,蘇長生勢在必得。
五千士兵,還有一批物資,還包括武城村裡的一些人,很快出發,直奔倭國而去。
支援要趁早,萬萬不能影響到蘇長生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