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村的人,一部分是蘇長生的學生,這些人是蘇長生點名要的。

蘇長生雖然離開武城村幾個月的時間了,但是武城村的學堂可沒有停課。

學堂裡面,蘇長生早就找到了代課老師。

教算學的就是王孝通,現在王孝通的算學水平,幾乎不比蘇長生差,教授算學綽綽有餘。

還有其他的一些學科,蘇長生也都安排好了老師。

而這一次,被蘇長生點頭要帶去倭國的,其實都是一些不適合搞科研。

但是在經濟和管理上有天賦的人,比方說,那個馮志浩就是裡面的典型。

雖然他們現在年齡還小了一點,並不適合管理一方。

但是現在完全可以對他們進行培養和鍛鍊,鍛鍊個幾年,也就可以擔當大任了。

蘇長生對在倭國這邊的佈局還是十分重視的,其重視程度,並不亞於李世民。

在蘇長生眼裡,倭國可不僅僅是一座石見銀礦而已。

在倭國這裡,他可以大力發展造船業。

然後可以組織人手,透過白令海峽去美洲。

美洲的地瓜、花生、土豆、玉米等農作物,蘇長生可是垂涎已久了。

只要能夠將這幾種農作物引入到大唐之後,大唐就再也不需要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除了蘇長生點名的這幾個學生之外。

蘇長生還特意讓人詢問,武城村有沒有願意到倭國來發展的人。

有的話,可以隨船直接來倭國。

目前,蘇長生手頭可用的人才還是太少了。

而蘇長生目前最信任的人,就是武城村的人了。

武城村的人來了,必然能夠派上用場。

在倭國這邊的發展,必然是不錯的。

在蘇長生的召喚之下,武城村一部分人心動。

整個武城村的人,對蘇先生無不心悅誠服。

既然蘇先生讓他們去,必然就不會虧待他們。

雖然他們在武城村,日子也是過的越來越好。

但是總是有一些人,是有野心的。

他們相信,既然是蘇先生讓他們去的,那麼他們到了倭國之後,發展絕對要比留在武城村要好的多。

因此,這一次,武城村很是來了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