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數字,卻是能夠整整存在千年。

可以讓無數人看到他們世家的底蘊和擔當。

這對他們世家的名聲,有著無與倫比的提升。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對他們反倒是一件好事兒。

五姓七望等世家,他們的捐獻,先後抵達。

這麼多物資,賑災綽綽有餘。

現在朝廷之上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調配這些物資。

如何分配,如何運輸,才能將損耗降低到最低的地步。

這些事情,無比繁瑣。

但是對朝堂之上的文官來說,並不是多難的事情。

水災雖然是突發事件,但是他們在物資分配和運輸上,有著豐富的經驗。

因此,經過一番協作之後,他們很快便將複雜的事情,拆解開,分別安排到各部之中。

各部領到自家的任務之後,回去之後,只需要在自己部門再開會討論如何安排工作便可以了。

解決完這個問題,這一次的早朝也就改散了。

接下來各部的長官,就各回各部,該幹嘛幹嘛去。

但就在此時,御史崔欣站出來說道:“陛下,臣彈劾蜀王李恪。”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崔欣,然後問道:“不知崔愛卿因何彈劾蜀王呢?”

崔欣不由說道:“陛下,蜀王為了排除異己,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罷黜咸陽縣縣令。將高陵縣縣令斬首示眾。”

“這件事情,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都引起無比惡劣的影響。”

“臣以為,陛下易下旨調回蜀王,命刑部和大理寺聯合審理。”

“如果不能查明事情真相的話,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正綱常。”

聽到這裡,李世民忍不住問道:“崔愛卿,你說不足以平民憤,到底平的是哪裡的民憤?”

李世民的問題,將崔欣問了個愣。

碰到這種事情,大家不都是這麼說的嗎?我哪知道是哪裡的民憤啊?

李世民冷笑道:“具朕所知,高陵縣令還有五個差役被斬首之後,高陵縣百姓無不拍手叫號,奔走相告。整個縣城如同過年一般。”

“百姓分明是很高興的嘛,怎麼到了你嘴裡,就成了憤怒了?難道你能代表他們不成?”

是的,上一次,他們就被那個鄉下老漢給這麼懟過一次,他們被懟的啞口無言。

沒想到這一招被陛下學去了啊。

崔欣不由說道:“陛下,百姓愚鈍,想必是被蜀王所矇蔽住了。”

李世民冷笑道:“噢,你一開始就說不足以平民憤。現在才知道,原來百姓並不憤怒,反而還很開心。然後你便說,他們是被蜀王所矇蔽了。”

“合著你無須事實,你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你只要說出來,就是對的?”

崔欣連忙跪倒在地上說道:“陛下,臣不敢。”

“但是蜀王沒有掌握確切證據,隨便罷黜和斬殺官員,這是事實。”

“這件事情,如果不徹查的話,至我大唐律法於何地?這種口子一開,國將不國了啊,陛下!”

忽然,李世民從桌上抽出兩本奏摺,甩手丟到崔欣頭上說道:“這是蜀王的奏摺。”

“裡面有抄家抄出來的物資。”

“這高陵縣令,也是你崔家之人吧?好啊,真是好啊,在任三年,貪墨八百多萬錢!”

“如果這都不算證據,哪什麼又算是證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