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血與淚的華夏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早期加利福利亞境內的太平洋鐵路修建,由於缺少勞工,和黴國本土工人工資較高,於是就找到了一群居住在舊金山的愛爾蘭移民。
19世紀40年代末,仍舊是瑛國殖民地的愛爾蘭發生了大饑荒,大批愛爾蘭人不是餓死就是遠走黴國,當時的愛爾蘭因此損失了一半以上的人口。
而這群愛爾蘭人酗酒、鬧事、鬥毆、桀驁不馴且不服管理,經常罷工鬧餉,每天還有數以百計吃不了苦的愛爾蘭工人逃跑,這導致施工進度遭到極大的影響。
最麻煩的是,在加利福利亞東部是巍峨的內華達山脈,要在崎嶇不平的山地施工,鋪設火車軌道,施工量比平原地區高出數倍。
這群愛爾蘭人罷工了許多次後,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負責人決定招募華夏工人參與太平洋鐵路修建,這便是第二批在美華人的由來。
這些華夏人在來黴國的路上,忍受了常人所不能惹受之苦,漫長的航程中,“蛇頭”為了追逐利益,會把船艙的運力窮盡到極限,他們把一批一批華夏勞工像籠子裡的小雞仔一樣塞在狹小的船艙中。
因為空間過於狹窄不通氣,航程又過於漫長,期間船老大給的食物和水又極少,因此成批成批的華夏勞工在航程中餓死、渴死、悶死。
同時船老大稍有不滿就會毆打華夏勞工,被打死的勞工不計其數,而那些死亡的華夏人,則會直接被美國船老大扔進浩瀚的大海中,任魚蝦啃食。
不僅如此,由於環境髒亂差,一旦出現傳染病流行,往往就是大批人員感染,所以船老大會毫不猶豫將病人或者看起來是病人的人,甚至體弱的人直接扔進大海中。
據相關真實資料記載,曾有4船滿載2523名中國人的船隻前往黴國舊金山,而最終上岸的竟只有903人,也就是說足足有1620人死在了航程中!
那時候,由於滿載華工的船隻像生豬船一樣擁擠,而華工的命運又像生豬一樣,所以販賣華工的活動,在當時的東南沿海被人稱為“賣豬仔”,這也是黴國人經常蔑稱華夏人為“豬仔”的由來。
從1865年到1869年,四年時間,總共有約莫1.4萬以上的華夏人參與太平洋鐵路建設,而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最終沒能走出工地。
在瑟拉山,需要在山嶺中修出一條環山鐵路,其中最難的施工段,是一段名叫合恩角的約300米高的懸崖。
工人需要在近乎垂直的懸崖上開闢一條雙軌路基,由於沒有站立的地方, 只能用吊籃把華工放下去在陡峭的花崗岩石壁上鑿炮眼,然後塞炸藥和雷管引爆。
繩子不合格,吊籃不嚴和,炸藥提前爆炸等事故,導致華工跌落懸崖,粉身碎骨,死在異國他鄉,據統計,修建這一段鐵路的華工,足足有10%以上的驚人死亡率!
為了修太平洋鐵路,無數華工付出了生命,黴國人常說的“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具華工的屍骨”,絕非危言聳聽。
1869年5月10日,東西相向建設的兩段鐵路,正式在猶他州普羅蒙特利高地合龍,而讓人憤慨的是,儘管華人在鐵路建設中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卻是被禁止參加儀式紀念照片的拍攝。
鐵路已經竣工了,鐵路公司賺的盆滿缽滿,可是付出了巨大生命代價的華人卻成為了公司的累贅。
因為華人的工作態度太過積極,成為了當地白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認為他們搶走了他們本來的工作,可是他們根本沒有想過,華人乾的工作根本就是他們不願意接觸,甚至做的不願意做的事。
特別是,1880年發生黴國經濟危機,白人大批失業,而華夏人卻有工可開。
懶惰的白人指責華夏人,無端搶了他們的飯碗,於是,就有了上述《排華法案》的出現,不得不說這是對“自由,平等”最大的諷刺。
湯皖在哈佛散場演講完畢,乘坐火車來到了紐約市,因為接下來還要在紐約大學開辦三場演講。這一日,在曼哈頓下城東南區的叢林街上,也就是紐約的華夏城,湯皖和錢玄帶著沉重的心情,走進了這座城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