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保皇黨、復古派與進補黨加大攻勢(第2/3頁)
章節報錯
甚至在高鐵縱橫的年代,依舊熠熠生輝,古人高瞻遠矚的智慧,歷經千年不顯黯淡!
湯皖等幾人就站到古人千年智慧的肩膀上,心生感慨之餘,隨口朝三人問道:
“可知這條運河,是誰修建的?”
大牛搖搖頭,扣了扣腦門,表示不知,而湘虎卻是應聲答道:
“主功隋煬帝楊廣,!”
“那楊廣可是一個昏君呢!”船民立刻搭話說道。
“你從哪裡知曉的?”湯皖好奇問道。
“隋唐演義!”船民確定答道。
“哈哈哈.....”湯皖不禁笑道,既是,便不再與船民爭執和仔細解釋,只好感嘆道:
“隋煬帝,雄才大略,可惜心比天高,好大喜功,這便是他錯的地方!”
“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固春。”
“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
這是隋煬帝楊廣在揚州作的詩作,怕是早就已經料到了自己的結局罷。
湘虎不是很明白,因為現階段,史學界對楊廣的評價可是很不友好,就連後世也有一種論調說,楊廣修建大運河乃是為了去揚州遊玩。
此種論調經過後世的史學家論證後,斷定純屬無稽之談,倒是還了隋煬帝一個公道。
“好大喜功”湘虎倒是能理解,畢竟三徵高句麗等等許多事都能驗證,可先生卻是說楊廣雄才大略,這讓湘虎感到非常疑惑,於是,便湊過來,請教道:
“先生,楊廣荒淫無道,橫徵暴斂,民怨沸騰,如何是雄才大略之主?”
湯皖隨口解釋道:
“雄才大略說的是他的戰略眼光,心比天高是因為他不顧及實際,且自身於己約束不夠,把隋朝開局一副好牌硬生生的打成了一副爛牌,最終落得個悲慘下場!”
湘虎倒是很感興趣,湯皖便把自己對於楊廣的理解,娓娓道出,剛好又沒什麼事情,順便還可以打發時間。
........
“你可知,隋朝的滅亡,告訴了我們什麼?”湯皖最後問道。
“嚴於律己,一切從實際出發!”湘虎赫然答道。
從大年初二的下午出發,經過兩位經驗老道的船民晝夜不間斷的趕路,在大年初四的傍晚才到了通縣的口岸。
水路的行駛,比陸路平緩的多,又沒有什麼顛簸,上岸的時候,一行三人依舊生龍活虎,付了船民工錢,便租上馬車連夜往首都趕。
夜半時分才堪堪回到東交民巷,洗漱完畢,直接鑽進被子,好好睡上一覺,畢竟凹凸不平的灘塗,和狹窄的船艙哪裡有軟和的床來的舒服。
翌日清早,大牛依著慣例,早早就起來了,開始收拾院子和廚房,一週時間沒人打理,落了不少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