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保皇黨、復古派與進補黨加大攻勢(第1/3頁)
章節報錯
幽幽北風,大湖浩渺,遠處水面接天一線,近處暗影浮動,只扁舟一葉,浮游於天地間,本是大好美景,奈何還要回去幹仗,只能匆匆掠過。
送湯皖等三人回首都的,是兩位湖興的老船民,據說經驗老道,可以直接送到通縣口岸。
這一路北上怕是要數千裡之久,只兩位船民,湯皖擔心路途遙遠,來回不妥。
哪料在船尾搖漿的船民,咧著嘴,嗤笑著,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信心十足的說道:
“先生,您儘管放心好了,整條京杭大運河,俺們倆都跑了不知多少趟了!”
“整條?”湯皖倒是詫異了,大運河南起杭市,北到首都,而且中間彎彎曲曲,全場2000餘公里,只這一條小木船,怎可走遍?
船尾的船民換了一個姿勢,開始用腳搖漿,用手指向南方,如數家珍的說道:
“從這裡出發,到微山湖,走黃河故道經過蘇北大城,過了臺兒莊,就到了駱馬湖。”
“駱馬湖!”這個湯皖倒是知道,東哥老家那一塊,以前看過東哥的紀錄片,裡面有提到過。
船民繼續往下說,心裡打定了主意要讓先生好好瞧瞧,莫以為船民沒有好本事,接著說道:
“從駱馬湖再進入以前黃河水道,到高郵湖。”
“高郵湖在揚州!”湯皖順勢答道。
“對對!”船民點點頭,然後手指一劃,開心道:
“再然後就到了長江,往下走不了多遠,再進大運河,往南到丹陽,先生你知道丹陽麼?”
湯皖點點頭,船民嘿嘿一笑,說道:
“俺們閒著沒事就喜歡聽人說三國演義,丹陽兵老厲害了,所以俺就記住這個地方了!”
三國演義裡面的丹陽兵,指的是從丹陽郡募兵,在當今應該是徽州沿江一帶,包括宣城,鳩茲等,可不是蘇省的丹陽市,不過湯皖也沒點破。
“過了丹陽就到了蘇杭的蘇市,在下面就到了杭市!”這位渾身黝黑的船民很是得意自己走的路。
“從這裡到杭市,你們倆要走多久?”湯皖好奇問道。
船民想了想,掰了掰手指,腳還不停的搖獎,好大一會才算出來,說道:
“俺們倆輪流搖漿不停,到杭市要整整4天多!”
真是個力氣活,湯皖心裡感嘆到,不由得瞥了一眼船艙里正在呼呼大睡的另一位船民。
小木船依舊在昭陽湖上繼續往北行走,湯皖轉過頭來,看向了船尾的船民,又問道:
“那到首都要多久呢?”
“2天就夠了!”船民脫口而出道,一點都沒愣神,往下繼續說道;:
“前面就到南陽湖了,咱們就從那裡走大運河,過了黃河進入南運河,到了直隸就到了平津!”大概是北方沒有南方的大湖多,整個齊魯大地就被一筆帶過。
這條大運河陸陸續續修建了2000多年,從春秋戰國開始,到了隋朝才南北相連,此後便一直沿用至今,依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在津浦線沒有開通之前,這條大運河是南北經濟貫穿大動脈,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