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引江 第五十章 繁星點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待得天矇矇亮,清卿終於支撐不住,聽得笛聲已然止歇,便放心睡了過去。不多時,一陣飯香傳入腦海,又自行剋制不住,悠悠醒轉了來。
一抬眼,不知何時,自己正臥在破廟石像之後,面前正擺著熱氣騰騰的齋飯。
從昨日下棋到夜半聽曲,清卿粒米未進,早已是飢腸轆轆。此刻見徹心大師正端坐石像之後,做個手勢令自己上前——不由得心中提起一根緊弦,生怕北漠老僧又有什麼防不住的主意。
“吃飯倒是不會耽誤習術的功夫。”清卿心中想,“若是再讓我丟了東山琴術音律,那自然是拼上性命也不能答應。若想要回到山上去……還是要先填飽了肚子要緊。”
想到此處,清卿也不客氣,坐在老僧下側便端起碗狼吞虎嚥。
只是吃到一半,忽地想起自己想獨自跑到夜屏山,連個招呼也沒跟師父打。恐怕此刻立榕山上,師父和師姊們又已經急得團團轉了吧?一陣委屈湧上心頭,清卿吃到一半,忽地噎住,捧住那碗軟軟白白的大米飯,嚎啕大哭起來。
“啪”的一聲,硬骨與皮肉相撞在一起。徹心大師輕聲斥道:“再來。”
大師對面坐著個身板瘦弱的年輕孩子,正把雙手舉過頭頂,實實捱了方才那一打。長而捲曲的睫毛下,倒是絲毫沒有要哭的痕跡。只是抿緊了嘴唇,思考起方才短笛彈跳的音符。
清卿盯住那少年側臉。雖說一眼望去,便知這孩子濃眉大眼的模樣生在北疆,這孩子的臉龐卻乾乾淨淨,絲毫沒得被土石侵蝕的痕跡。思考片刻,眼前的男孩橫笛嘴邊,又斷斷續續地吹出半個斷音來。
清卿嘆口氣。又是“啪”一聲,僧人的短笛重重打在少年胳膊上:“還是不對。”
這下,少年那濃重的黑眉徹底擰成一團。不知是病急亂投醫還是為何,少年稍稍側過頭,向清卿的方向瞟了一眼。
清卿彎起手指,摸索在地面略有空心處,用指關節輕輕敲了兩聲。
只聽得噠、噠兩聲響,音調同徹心大師方才吹出的笛音一模一樣。
徹心微笑點點頭:“對。”轉眼看向對面少年。少年重新橫過骨笛,吐一口氣。雖是笛聲入空拐了幾個調子,也終於尋得大師指定的旋律。
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清卿百無聊賴地在柱子邊斜靠坐下。不知過了幾日,徹心雖不再試著把笛聲灌入清卿腦海,卻也不放清卿走,只是閉眼破廟,睜眼黃沙地將清卿束在此處。
倒是一日兩餐地有人送齋飯來。時常來廟中的是個比清卿略小几歲的年輕孩子,濃眉大眼,長得一副北方獨有的深邃模樣。
奇怪的是,這少年身板柔弱得不似常人,別說習術的本事,縱是每日提著飯盒前來,都能晃晃悠悠絆個趔趄。除了送些飯食,也會時常多留幾個時辰,由徹心大師指導些音律上的見解。
倒是來來往往,見慣了清卿被束縛於此地,臨離開時,還會對清卿抿嘴笑笑。清卿也從未見過這般異域相貌,後面幾天,忍不住多看他幾眼。
少年起身向徹心行個禮,轉身向門外走去。清卿聽著腳步聲奇怪,便略微支起上身,向後一探——
只見少年立在自己身前,攏起袖子:
“晚輩即墨星,多謝女俠指點。”
清卿愣了半刻,也是沒反應過來,自己和這眼前少年哪個是“前輩”,哪個是“晚輩”,便起身拍拍青袍上沙塵:
“晚輩立榕山令狐清卿。”
即墨星一聽,抿嘴笑笑:“星習術未淺,聽音也不如令狐女俠這般靈敏,想必還是女俠年紀長些。”清卿聽聞,卻並不願理會少年的讚美。
少年接著道:“不知女俠習何音術?”
“以琴音樂理為基礎。”清卿咽口唾沫,“現今修習簫術。”
不知怎的,說到一半,清卿只覺心忽然“砰砰”地跳起來。自己雖說吹簫日久,拿起簫來,使出的還是那一套幼時僅存的“筆陣劍法”,彷彿與子琴教給自己的聽音本領完全不相干。
聽罷,即墨星更是睜大了眼,似乎還欲繼續問下去。只是回身一望,徹心大師已然盤膝閉目坐定,於是不敢再留下打擾,便向清卿微微彎腰行個禮:
“女俠音術,星佩服不已,那便明日再來討教。”
正轉身向屋外漫天黃沙,忽地天空中隱隱震起悶雷之聲。起初聲響漸微,然而滾滾巨雷由遠及近,頃刻間便覺得天地搖晃,小小廟宇中,又揚起沙塵滿空。即墨星嘆口氣:“又是大沙塵,倒不知今晚何時才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