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二房的賀老爺子的堂兄大太老爺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三個嫡子,五個庶子。

年紀最小的都是孫子孫女滿地跑了。

最大的,那是孫子的兒子都是大小夥了。

當年,賀老爺子的爹是長子,分家產七成,到兄弟手裡,就剩下三成,這還是因為沒有多餘的兄弟呢。

等到了大太老爺這裡,三成的七成分下來,也是沒有多少的,幸好他經商都還行,這家業才勉強的擴大起來。

但家業再大,經不住兒子多呀,七十歲高齡的大太老爺還有操不完的心,要不是族長壓著,那為了爭奪家產,一準的早就打起來了。

族長可沒少笑話自己這位堂兄,誰叫你納這麼多妾,生這麼多兒子呢。

嫡子都有不同心的呢,更別說嫡子和庶子。

上上下下這麼多人住在一起,樹大分枝,早就該分家的,但大老太爺就怕這家一分,幾個兒子立馬就得打起來,所以一直拖著呢。

可巧他七十了,身體還好的很,走路帶風都不用人扶的,起碼還能再活十年。

幾個兒子年紀最小的那個都是四十好幾了,年紀最長的,已經五十有二了,生怕自己可能都活不過自家爹。

不能分家,日子還得過,每個月的份額都不夠人情往來的,所以,這心思難免就出來了呀。

賀家祖宅兩側還有兩座大宅子,雖比不得祖宅,但也是整個賀氏族群地最好的得宅子了。

一座就是族長家,另一座就是大老太爺家了。

此時,西邊一處院落裡,庶四房的兒媳人稱允太太的鄒氏正在賣力的勸著自家婆母,“娘,難得璋堂弟回來,宛秀又正好從禮縣來,這不是天賜的好機會嗎?錯過了,可就沒有了!”

四老太太聽著兒媳的話,眉頭一直緊鎖不展,也沒接話,她還在想著剛才大嫂讓人過來傳的話呢,族長那邊,可讓祥嫂子專程過來了一趟敲打過的。

眼下這家裡,誰不知道她兒媳這裡剛月前來了個孃家姑娘,年關還在這裡住著,除夕也要在這裡過呢。

她覺得大嫂傳的話,可不就是專門敲打她嗎。

他們四房是庶出,在嫡長嫂跟前,本就是伏低做小的。

男人又不比其他兄弟出息,她也是受夠這窩囊氣了。

侄女兼兒媳說得雖在理,她也有些心動,但可不敢輕易答應。

鄒氏見婆母這神情,趕緊趁熱打鐵再發力道:“娘,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你想想,咱們這房,多艱難啊,老姨太太又不受寵,也去得早,沒能給咱們留下什麼不說,公爹也不受祖父重視,手上沒個營生,不像其他叔伯,都有進項。

等將來一分家,三成裡還要分五份,又能得多少?到時候,咱們家的日子,只怕是艱難萬分,諄兒和靜兒的親事都不好找。

難道娘忍心看他們兩個冠著賀家這樣好的出身,結果卻只能娶一個村姑嫁一個村夫?

娘,我可沒有危言聳聽,到時候分了家,沒有銀子,咱們家就什麼也不是呀!

到時候,大伯孃他們好好的日子過著,指不定怎麼看這麼笑話呢!”

鄒氏說了一大堆,四老太太真正聽進去並且鬆動的就是最後這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