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也是剛剛在宗祠裡落筆記名時才知道這兩個侄曾孫的名字。

一個叫賀秉文,名字取得甚好。

另一個叫蓁蓁,姑娘家的名字,也挺好,可怎麼冠的雲姓?

天知道他剛才是怎麼忍住沒驚撥出來的。

可實在忍不住,這才不跟著追上來,想要親自問一問侄孫兒嘛。

這可是他嫡嫡親的侄孫,是他大哥最引以為傲的長孫,他心裡也是很得意這個從小就天資聰穎的侄孫的。

可惜,侄孫打小就身子孱弱,無緣科舉,空耗了一身才華。

後來,老天有眼,侄孫的身子骨大好了起來,他聽說訊息時,高興得立馬就給祖先們磕頭上香。

一心以為侄孫能科舉入仕了,以他的才華,必定能使賀氏在朝中再興旺百年。

但沒想到,侄孫娶了個農戶丫頭,無心入仕,只願一輩子待在鄉野之地,虛度年華。

不過,大哥大嫂都不說什麼,他一個當叔爺的,自然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

好在大哥除了這個孫子,三個兒子也都是出息的,一個連任梁州知府,因政績太好,頗受梁州府內百姓愛戴,皇上都捨不得他調離。(實則是賀大老爺非得要留在梁州府,只為就近看著兒子孫子孫女。)

另兩個都是京官,位居要職。

二孫子取中進士,如今也是當著官呢,還有小孫子,參加個武科舉一舉奪了武狀元,在西山大營當差。

要是有戰,妥妥就是打仗的大將軍啊!

這般,族長才覺得心裡得惋惜要少了些。

這大侄孫經商了得,怕是承繼了先祖,不入仕就不入仕吧。

娶了個農戶丫頭,他一直就看不上眼的,不過事已成事實,大哥大嫂都沒說什麼,他那天初見那侄孫媳婦,也算是個得體的宗婦,便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只是這孩子的名字,怎麼就冠雲姓呢?

那侄孫媳婦,也姓許不姓雲啊。

賀璋早有心理準備叔公會問這事,便道:“這是有內情的,不好聲張,祖父也是贊同此事的。”

賀族長最是敬重自己的哥哥的,就憑兩人當初一起被爹押著讀書,他讀不成,可大哥就能下場必中,一路考上狀元,光耀賀家門楣,他就不會質疑大哥的任何決定。

所以,一聽是大哥贊同的,族長立馬就閉上了嘴巴,不再多問這事了。

反正族譜只有族長能看到,他不說,也沒人知道。

至於後人,回頭他在旁邊寫上一段話說明一下就是了。

族長這般想著,就不抓著這事不放了,便說起別的事來,“你堂叔公家臘月二十八辦喜事,你可別忘了啊。”

本來族長也不必非得多提醒這一句,但他實在是怕賀璋那天萬一不去呢?

同是嫡支,他們都回來了,要是那天人不去,面子上可說不過去。

畢竟,堂兄是個好的,也是一心疼這些侄孫後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