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清軍綠化(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而吳三桂和高第的關遼軍在衡水城下毫髮未損。
在進入陝西和四川之後,吳三桂又跟著阿濟格作戰,一路上順風順水。聽說將來平定雲貴之後,朝廷還承諾允許吳三桂在雲貴就藩。
當然朝廷也承諾在拿下廣西、廣東以及福建之後讓他們三順王在這三個地方就藩。
相比吳三桂在雲貴就藩而言,三順王想要拿下廣西、廣東以及福建的難度可就要大多了。
拿下廣西的難度可能比較小,畢竟可以從雲貴直接進入廣西,而且廣西尚未有南明新軍入駐。
而福建和廣東可是南明的控制區,想要拿下福建和廣東,如果不打南直隸,那就要打湖廣和江西。尚可喜和耿仲明越想越是覺得就藩對於他們太過遙遠。
多鐸讓滿蒙八旗兵放緩行軍速度,其一是為了讓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的隊伍跟上他們。
滿蒙八旗兵都是騎兵,而尚可喜、耿仲明等人的隊伍幾乎都是步兵,行軍速度自然是沒他們四條腿的馬快。
其二則是讓滿蒙八旗兵養精蓄銳,恢復體力,以便能夠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戰鬥之中。
最先追上多鐸部滿蒙八旗兵的隊伍是尚可喜和耿仲明麾下最為精銳的二十營綠營精銳。
這二十營綠營都是從遼東來的老兵,號衣內還穿著一層布面甲。其中尚可喜和耿仲明的親兵營士卒在號衣之內除了布面甲之外,還著有一到兩層軟甲。
除了甲冑,這些綠營兵所使用火器也都是最好的,基本上都裝備上了鳥銃。
在這二十營精銳綠營兵後面跟著的則是剩下的二十五營綠營兵。
這些綠營兵則是由從遼東來的老弱殘兵以及一路上收攏來的前明軍隊和招降來少部分大西軍所組成。一些老兵上半身還能罩著一件布面甲,至於手上拿的火器就非常寒酸了。
不是近乎報廢的破鳥銃就是鐵鏽色的三眼銃,相比這些燒火棍,他們更喜歡用腰間的腰刀作戰。
隊伍的最後面則是賀珍所統帶的新附降軍,比前面的非精銳綠營更加寒酸。
除了少數將領的親兵身上還有身像樣的行頭之外,餘者和流民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這些新附降軍的最大作用就是充當炮灰。除了當炮灰之外,也沒有其他的用處,就連大西軍殘部的殘兵敗將也能將他們打的屁滾尿流,哭爹喊娘。
狹小的樓山關一下子擠進四萬多大軍顯得非常擁擠。
金勝放出去的哨騎已經偵測到了清軍大軍正向樓山關而來。
他也考慮過和劉文秀和艾能奇商量商量將大軍撤到播州州城。
播州州城的城牆更為高大堅固,比較好守,而且州城內能夠呼叫的守城資源也更為豐富。
金勝和夏完淳的這些騎兵標和禁衛軍的精兵悍將要撤到播州州城問題不大。
畢竟他們無懼和八旗追兵就行野戰,但劉文秀和艾能奇的部眾現在精疲力竭,隊伍中又有很多傷兵,想要在多鐸的八旗兵眼皮子底下撤到播州絕無可能。
權衡再三,金勝和夏完淳還是決定留下和劉文秀艾能奇一起守樓山關,直到李定國後續的援兵抵達為止。
劉文秀和艾能奇來向金勝和夏完淳致謝,他們帶來的醫官和護理師這幾天將很多大西軍將士從鬼門關里拉了回來。
傷兵死亡率的降低,大大提升了大西軍計程車氣,軍心也基本穩定了下來。
劉文秀和艾能奇非常羨慕明軍新軍的這些裝備,這和他之前交戰過的明軍有這天壤之別。
這些明軍騎著讓劉文秀和艾能奇都羨慕的優良馬匹,這種馬匹在大西軍中只有軍官和劉、艾二人親兵才有。而明軍的騎兵則是人手一匹。
不僅是馬匹,就連身上的甲冑和衣服都十分精良統一,看著就十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