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粵既平,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改編舊軍閥的兵。

在改編之前朱琳澤給左良玉來了個風光大葬。

雖然左良玉生前的人品很差,但不得不說對麾下計程車兵還是不錯的。就連武昌的左良玉舊部在得知左良玉死了的訊息之後也哭的如喪考批。

當然,朱琳澤也不得不承認,弘光朝得以建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左良玉的功勞。

為了彰左良玉之功,朱琳澤晉左良玉為寧南公,其爵位由其子左夢庚承襲。當然,其中的前提則是左夢庚放棄軍權,老老實實地回南京做他的富家翁。

朱琳澤相信,這也是左良玉最樂於看到的結局。

朱琳澤也有考慮過讓左夢庚繼續領兵,只是左夢庚全無統兵之才,也無馭下之能。這等人手握兵權絕不是什麼幸事。

左夢庚起初不肯放手軍權的,但留守武昌的馬進忠等人不想和朝廷作對,他們知道以朝廷軍力之強,和朝廷作對不會有好下場。

馬進忠等人直接繞過左夢庚,向朱琳澤表示願意接受朝廷改編。

左夢庚見情況不妙,急忙上表願意回南京做他的安樂公。

左良玉舊部經過甄選,給神策軍添了兩標人馬,禁衛軍添了三標人馬。

除此之外還能再拼湊三標人馬,這三標人馬朱琳澤未將其納入禁衛軍和神策軍的編制之中,而是打散混入江東、江北進行訓練。

陸軍講武堂畢業的軍官則是依據其成績之高低,盡數放到左良玉舊部中充任軍官。

為了安撫左良玉舊部的情緒,朱琳澤也留任了一些左良玉舊部的軍官。當然,前提是這些軍官進講武堂學習合格之後才實授其職。

考慮到左良玉舊部的文化水平較為有限,朱琳澤也非常人性化地降低了左良玉舊部入學軍官的畢業標準,以確保大部分軍官能夠順利畢業。

至於未能入選新軍的左良玉舊部,朱琳澤則是將他們登記在冊,讓他們成為了招商局的僱員。

左良玉舊部不知招商局僱員為何物,但見有銀子拿也沒有意見。

招商局局長一職讓朱琳澤非常頭疼。

各地的豪商非常眼紅這個職位,但朱琳澤心裡清楚這個職位決不能給任一派系的商人。

若讓商人出任招商局局長,難免會偏向他們本地商幫,讓其中某一商幫在招商局之中坐大。

朱琳澤更願意選擇沒有商幫背景之人充任招商局局長,而這個招商局局長又需精通拓殖之事的同時還要保證對他絕對忠誠。

最後朱琳澤還是召回了在崖州的徐佑,讓徐佑出任招商局局長。

目下整個亞洲地區再無能與朱琳澤相抗的海上勢力,大明朝的手工業製品在貿易上又有著絕對的優勢。朝廷的財政又十分緊張,眼下正是讓招商局出海拓殖,開展自由貿易的大好時機。

其中的第一站自然是地理位置距離大明最近的日本。日本距離大明近,有現成的商路,又有宣戰藉口,又有白銀,沒有比日本更合適的開刀物件了。

對日本朱琳澤師出有名,在朝堂上也不會又太大的壓力。

至於出兵日本分散兵力一說更是無稽之談。

出兵日本朱琳澤動用的是海軍和成為招商局僱員的左良玉舊部,陸地上的主力分毫未動。不會影響朱琳澤在大陸上的佈防。

招商局出兵日本,打通海上商路一事,朝堂上還是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藉口無非是日本乃太祖欽定之不徵之國,眼下國事艱難,不宜擅啟兵釁云云。

但是朝臣中購買招商局股票的朝臣不在少數,這些朝臣則是堅定地站在朱琳澤這一邊。贊成出兵日本,至於藉口,大明打日本還需要藉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