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斷貢、侵犯我大明海疆、通鄭芝龍等等這些罪名隨便拿出一項都夠小日本喝一壺。

招商局出兵倭國之事敲定,民間為之沸騰,招商局的股票為之大漲。

招商局的股票最初的發行價是一百兩一股,現在在交易所能賣到一百八十兩一股,還未必買得到。

至於黑市上招商局股票每股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出價二百兩都未必能買的到一股。

這還只是放出招商局要打通日本商路的訊息,等真正打通日本的商路,招商局的股價只會漲的更離譜。

招商局收割的都是富商高官的錢,尋常人家砸鍋賣鐵全部身家也未必能換得來招商局的一股股票,更何況招商局股票發行之時還是十股起購,也就是門檻是一千兩。

對富商高官,朱琳澤也沒什麼好客氣的,反正他們買招商局的股票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朱琳澤第一批發行的招商局股票只發了十萬股,其中自己擁股五萬,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就五萬股,顯然這些股票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需求。

藉此東風,朱琳澤又增發了十萬股,五萬股自留,對外聲稱閩王自購。剩下的五萬股則是以兩百兩一股的價格掛到交易所售賣。

新股一出肯定會稀釋舊股的價值,但朱琳澤並不擔心賣不出去,就算現在不能全賣出去,等打通了日本的商路,也能將這些股票甩賣出去。

“還是閩王會掙錢,這一張張紙往交易所一掛,立馬變成真金白銀。”陸聞達望著印刷廠內印製出來的一張張精美股票,忍不住感嘆道,“先帝若是有閩王的生財之道,何至於此。”

“這錢也不是白來的,要是不能打通海上商路,貨殖全球,這些廢紙可真就是廢紙了。”朱琳澤隨手拿起兩三張墨跡已經乾的股票擦了擦鼻涕丟到地上,“孤表面上賣的是紙,實際上賣的是希望。”

陸聞達是少數能夠跟得上朱琳澤腦回路的人,對於全球這樣的新鮮字眼,陸聞達一聽就明白。

陸聞達雖然名義上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王府長史,官居五品。

但這也要看是哪個王府的長史,不要看陸聞達只是一個小小閩王府長史。就算內閣大佬見了陸聞達也要對陸聞達客氣三分,不敢造次。

“希望,屬下是沒想到,這虛無縹緲的東西還能換成白花花的銀子。”陸聞達嘖聲道。

“只要故事講的好,這希望不愁賣不出去。”朱琳澤笑道。

他在《大明日報》上親筆寫了多少個故事他自個兒都記不清了。

巡視完印刷廠,朱琳澤乘坐馬車來到了隔壁的鑄幣廠。

鑄幣廠和印刷廠都是機密之地,有重兵負責把守,閒雜人等難以接近。

鑄幣這種最賺錢的勾當朱琳澤自然是不會放過,再者鑄幣權本就應當歸國家所有。

一個好的營商環境,簡單穩定的幣制至關重要。

大明朝的幣制非常混亂,這也是大明朝長期稅收不濟的重要原因之一。

鑄造銅幣對技術要求不高,大明朝對通寶的築造技術非常成熟,鑄幣廠目前鑄造的銅幣還是弘光通寶,和以往的通寶區別不大,依舊是圓形方孔,唯一的區別則是上銅幣上有印製精美的雲紋,用的銅也是品相較好的銅。

弘光通寶由於印製精良,用料足,流入市場之後,實際上一枚弘光通寶能當兩三枚普通的銅幣用。

由於劣幣驅逐良幣,流入市面上的弘光通寶很快就會消失不見,被收藏了起來,反而質量比較差的銅錢繼續在市面上流通。

這個問題倪元璐已經找朱琳澤反應過,朱琳澤對此並不意外。

說到底還是鑄幣廠的產能有限,只要銅幣產量上去,變得不稀有了,這些質量較好的銅幣遲早會佔據市場。

只是目前鑄幣廠的產能還是受限於銅原料,中國的銅礦儲量並不十分稀缺,只是由於開採歷史悠久,以現有的技術水平能開採的銅礦大多已經開採的差不多了。因而造成了國內銅料稀缺的局面。

日本的地址條件和智利差不多,盛產金銀銅,招商局拿下日本商路之後,屆時就能有源源不斷地銅料湧進國內市場。到時候鑄幣廠銅幣的產能也能馬上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