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公司所懸掛的三色旗並非完全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三色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旗幟在中間有著VOC字樣,即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語:Vereeindispagnie,其頂部還有字母A,代表著阿姆斯特丹。

很多明軍船員並不認識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旗幟,但他們認識紅夷人的船。

此次出航他們已經收到了明確的命令:殲滅紅夷人的艦隊,驅逐紅毛,解救臺灣的苦難同胞。因此在看見紅夷人的艦船之後,各船船長紛紛下令準備迎敵。

炮手們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裝填,校正射擊引數。

宇波烈士和經常在福爾摩薩地區行走的船員們自然也認識明帝國海軍的紅底日月旗。

尤其是奧茨瑪,這旗幟他至今都記憶猶新。

“明國海軍的艦船,咱們是不是避一避?”

經過前幾次的教訓,奧茨瑪終於吃好幾塹,長了一智,請示宇波烈士是不是避開明軍的鋒芒。

宇波烈士伸展開望遠鏡,檢視了一番附近的情況,苦笑道:“到處都是明國海軍的艦船,往哪裡避?”

奧茨瑪舉目望去,只見規模龐大的明軍艦隊正呈扇形佇列朝他們包抄而來。

他們的東面、南面、北面都是明軍艦船,西面倒是安全,只是現在向西的航向帶點逆風,雖然可以走,但走不快。

宇波烈士和明帝國的海軍打過不少次交道,對明帝國海軍船型多多少少有些瞭解。

雖然對方的大船不一定追的上他們,但對方的海鯊級戰艦是三桅縱帆船,不僅能夠逆風而行,而且逆風行駛的速度比他們這些橫帆大船順風行駛的速度還要稍快,能夠在逆風狀態下輕輕鬆鬆地追上他們的大船。

直接掉頭逃跑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我們沒有嚮明國宣戰,明國的軍艦不會貿然向咱們開火......”奧茨瑪還心存僥倖。

“當初我們打竹塹的時候,可沒有想過宣戰沒宣戰的事情。”

宇波烈士輕嘆一聲,說道。

不宣而戰固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但事先不宣而戰的不是大明帝國,而是他們荷蘭東印度公司。

福爾摩薩的主權歸屬問題雖然尚不確定,但竹塹可是懸掛著明帝國的國旗。

從他們售賣福爾摩薩土著,勾結尼古拉斯一官攻打竹塹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嚮明帝國宣戰了。

宇波烈士心亂如麻,巴達維亞總督安東尼·範·迪門是他最為欽佩敬重的人物。但他現在望著眼前這支龐大到足以將他們吞噬的大明帝國艦隊,宇波烈士開始質疑安東尼·範·迪門聯合尼古拉斯對抗明帝國的舉措是失當的。

不干涉明帝國內部事務,甚至直接嚮明國示好,或許才是更明智的選擇。

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他們已經沒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

奧茨瑪聞言心如死灰,難道我還要再做一次明軍的俘虜?

宇波烈士倒是表現的十分沉著鎮定,下令直接朝明軍軍艦衝撞而去,以期打亂對方的陣型。

明國人有句俗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宇波烈士一直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紅夷膽子倒是大,直接朝咱們撞了過來。”

李國志望著橫衝直撞而來的荷蘭艦船亦是面不改色,當初跟劉香當海寇的時候,跳幫作戰也是他的看家本領,這場面還嚇不倒他。

李國志淡定指揮船員們掉轉船頭,進行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