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在多而在精。”朱琳澤停住腳步說道,“就算不和大順合作,我也有六成的把握抵擋住清軍的攻勢,要是和大順合作,我有十成的把握擋住清軍的鐵蹄。

再者,清軍現在的目標是順而不是明,以我目前之軍力,雖不能光復舊土,但守住殘疆還是綽綽有餘的。”

“兩家合作未嘗不可,只是天無二日,地無二主。抗清民族統一戰線一旦促成,何人為盟主。”

李自成已經敏銳的察覺到,這個抗清民族統一戰線,並非只有明順兩家。

清軍現在已經拿下了漢中,有漢中作為跳板進軍四川只是時間問題。

屆時朱琳澤很可能還要拉張獻忠進抗清民族統一戰線。到時候誰是抗清民族統一戰線的盟主,這個問題將變得非常敏感。

誰能得到這個盟主之位,日後在全天下也更有號召力。

“若以疆域之廣,兵員數量論,這個盟主,我大明當仁不讓。”

朱琳澤此言一出,李自成及其身邊的大順軍將領皆有不悅之色。

“但這些並不能作為盟主之憑據,盟主之位,暫且擱置,眼下退清軍乃是頭等大事,依孤所見,能退清軍者為盟主。”朱琳澤補充說道。

要想以疆域之廣,和兵員數量這兩條壓住李自成顯然不現實。朱琳澤現在不想因為抗清民族統一戰線的盟主問題和李自成鬧的太僵。

他們鬧的太僵,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只會白白便宜了清軍。

朱琳澤個人是不在意這個盟主之位,明順所組成的聯盟,歸根結底,只是在清軍大軍壓境之下,被外力促成的鬆散聯盟。

雙方也只是合作關係,大順指揮不了大明的軍隊,大明也指揮不了大順的軍隊,雙方互不統屬。

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個盟主之位,朱琳澤也不能輕易給大順。

崇禎上吊才一年,朱琳澤也是頂著壓力推出聯順抗清的國策,要是抗清民族統一戰線盟主的位置不能弄到手。弘光朝的朝堂必然會非常熱鬧。

“一言為定。”

李自成性格直爽,對這個折中的提議沒有異議。

以退清軍之功為盟主,大順軍的將士也會服氣。

“聽聞閩王的火炮甚為犀利,乃是守城利器,我大順有意向大明購置火炮,以作守城之用。”

雙方在誰為盟主的問題上勉強達成了一致意見之後,李自成隨即又提出了嚮明軍購置火炮的要求。

清軍入關以來,李自成已經吃了很多次清軍炮兵的虧了。順軍雖有炮兵,但都是從明朝北廷手裡接手過來的炮兵和火炮,無論是炮兵的素質和火炮的質量都不如清軍。

要是能從朱琳澤這裡購置優良的火炮,將能大大增強襄陽城的防禦力量。清軍的炮兵也不至於像攻打太原時那麼囂張,幾乎直接是將他們的西洋神炮搬到太原城城牆下轟擊城牆。

順軍好幾次丟失城池都是因為城牆被清軍轟破,清軍從缺口湧入城內,旋即城池宣告失守。

朱琳澤答應了李自成購置火炮的請求,李自成只說購置火炮,但並沒有說是多大的火炮。

朱琳澤現在各種口徑、各種型別的火炮都有,24磅炮這種重炮賣給李自成是不現實,但賣李自成一些18磅炮和9磅炮還是可以的。

這次會談的結果,雙方都還算滿意,各取所需。

李自成需要明軍的先進和火炮以及明軍在戰場上支援他們牽制清軍。

而朱琳澤也希望能夠暫時遏制住清軍進軍的勢頭,從而騰出手來將盤踞在閩南、潮汕、臺南的靖武小朝廷一舉蕩平。

現在已經是快五月了,只要再堅持一個多月,等到清軍中的主力滿蒙八旗不適用江南溼熱的氣候暫時收兵,他這次親征的目的就達到了。

至於李自成在清軍退走之後是要收復舊土還是要入川渝,他都不在乎,只要李自成不東下打他的主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