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明順聯盟(第2/3頁)
章節報錯
新野城內人口激增,原本只有五六萬人口的新野城瞬間湧入十二萬百姓,這還不包括駐守新野城的軍隊。二十多萬張嘴巴每天所要消耗的糧食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對龐大的人口對後勤產生了極大的壓力。
身為大明朝的攝政監國之主,弘光朝實際上的掌舵人。朱琳澤不能坐視這些新野城的百姓活活餓死,除了向當地鄉紳強制買糧之外,只能調撥出部分軍糧,每日定量供應,保證他們不死。
至於想吃飽,那無疑是天方夜譚,朱琳澤要首先保證麾下的將士吃飽。
為了緩解新野城糧食緊缺的窘境,朱琳澤只能讓輜重營到南陽城拉糧食過來,以解新野的燃眉之急。
新野之戰取得的戰果很快傳到襄陽,得到明順聯軍在新野城取得的大捷,順軍以及大順高層也為之振奮。
顧君恩表示願意到新野城促成明順聯盟之事,但李自成還是堅持親自前往新野城一探究竟。
明順聯盟之事重大,關乎大順之存亡,李自成還是覺得自己親力親為比較放心。
牛金星等人反對李自成涉險,但李自成心意已決,牛金星等人的反對並不能改變李自成的決定。
前番李自成讓劉芳亮先行前往新野城也有投石問路的意思。
明朝方面也表示了合作的誠意,新野一戰,明軍也沒有拿劉芳亮的左營當炮灰。他李自成欠了朱琳澤幾個人情,明順聯盟之事,李自成如果不親自前往談判也顯得大順沒有誠意。
至於牛金星等人所擔心的朱琳澤使詐,李自成也有考慮過。他並不是隻身前往,也不怕朱琳澤使詐。
朱琳澤要是使詐,對明朝方面也沒有什麼好處。再說,朱琳澤要是想置他李自成於死地,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在清軍追擊順軍之際就出手攻順。
李自成親率一萬順軍精銳趕往新野,朱琳澤接見了這位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農民起義領袖。
劉芳亮和辛思忠對李自成的態度非常恭敬,這種恭敬不是臣子對君王的敬畏,而更像是弟弟對長兄的尊敬。
李自成的兩隻眼睛非常奇怪,一隻眼睛炯炯有神,而另一隻眼睛則顯得非常空洞。
想來傳聞中李自成在崇禎十四年圍攻開封時眼睛不幸被亂箭射中之事屬實。
“久仰閩王之大名,不想閩王如此年輕,果然自古英雄自古出少年。”
朱琳澤身上的魚鱗甲並非樣子貨,而是實打實的作戰用甲冑。走起路來不時發出甲片摩擦的錚錚之聲。這身盔甲少說也有近二十斤種,如果算上裡面的襯甲,朱琳澤這一身行頭只會更重。
身披重甲的朱琳澤行動自如,說明這位大明的親王體質並不差,李自成看向朱琳澤麥色的面板。
李自成見過的明朝親王不少,不過李自成以往所見到的明朝親王基本上都是養尊處優,白白淨淨的,像朱琳澤這樣身材魁梧健碩,精通兵事的親王李自成還是頭一回見。
“闖王之名,九州之內何人不知,何人不曉。”朱琳澤淡淡道。
李自成進城之後並沒有前往朱琳澤的行轅,而是在城內一面走,一面觀察著新野城內的情況。
見新野城內一切都井然有序,有不少粥棚正向百姓施粥,城內的百姓雖雜而多,但並沒有有人要鬧事的意思。李自成不禁在心中暗暗稱奇,對這位明朝親王的管理能力刮目相看。
當然,城內最壯觀的景象還是用五千多名正藍旗滿洲兵頭顱堆砌起來的滿洲兵。
五千多滿洲八旗兵首級,李自成對清作戰一年多,所斬獲的滿八旗兵也不一定有這個數。
而這朱琳澤只一戰就做到了,這樣的敵人實在太可怕了。
“我大順軍若不與明朝合作,而是大軍順江而下,直搗南京,閩王該當如何啊?”
李自成沒有直接談明順聯盟事宜,而是話鋒一轉,旁敲側擊地問朱琳澤道。
朱琳澤非常平靜地反問李自成道:“從流寇到天子的這條路上,有無數人願追隨闖王,而天子一旦變成流寇,又有多少人願意追隨闖王?要保有荊襄一隅之地,大順就還是大順,要沒了景象,大順軍就是流寇。”
李自成細細咀嚼著朱琳澤的這番話,朱琳澤所言不無道理。從京師跟到襄陽的大順政權班底,一路上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最後到襄陽的隊伍,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我大順數十萬大軍都未能擋住清軍的鐵蹄,你明朝在豫南的兵力不過寥寥數萬人,焉能擋得住數十萬清軍的鐵蹄。”李自成緩緩說道。
雖說明順聯軍取得了亙古未有的大捷,但在軍事實力上清強、明順弱的局勢並未得到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