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劍拔弩張(第1/2頁)
章節報錯
多爾袞揹著手繞殿而走,嘴裡咀嚼著范文程的話。
范文程說的在理,有明一朝在外領兵的將領最大的敵人從來就不他們在戰場上所有遭遇到的對手。而是廟堂上的政敵。
閩藩朱琳澤雖然是藩王,但說到底也是大明朝的臣子,既是大明朝的臣子,那他就得服從朝廷的安排。
當初用在魚袁崇煥身上的離間計,也能複製到朱琳澤身上也不一定。
閩王軍鋒鏑甚銳,雖然人數並不多,但要出動八旗兵全殲閩王軍,徹底解決這個心腹大患,八旗兵所要付出的傷亡代價必然十分慘重。慘重到他們這些滿清八旗承擔不起這麼大的代價。
相比之下,刺殺閩王朱琳澤或是想辦法將閩王朱琳澤排擠出南明的廟堂所要付出的代價就要小許多。
思忖良久,多爾袞也覺得范文程的主意更為穩妥。多爾袞決定先滅順,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滅南明。
“範先生所言有理。”多爾袞點點頭,說道,“先滅順再滅明,諸位勿需再多言。”
“閩王軍既然兵發遼東,山東防禦必定空虛,十四哥,弟願掛帥出征,收取山東。”
見多爾袞已經下了決定,多鐸也不敢反對,十四哥做出這個決定必然有他的考量。不過多鐸還是希望能趁此機會出兵山東,將被明軍佔領的山東六府給收回來。
“欲取江南,則必取淮揚,欲取淮揚,則必取山東。我大清可趁此機會攻取山東六府,以為日後收取江南做準備。”
多鐸自請掛帥出征山東,這個提議多爾袞沒有拒絕。
山東無論是對南明還是對大清,都至關重要。
南明若是據有山東之地,可以以山東屏護淮揚,保江南半壁不失。
大清若是據有山東六府,則可以直接威脅到南明的淮揚地區,同時增加財賦收入,在山東收取錢糧以作南進之用。
大清入關已經有五個月,到目前大清也僅僅只是控制力北直隸全境以及山西大部分地區,這些地方還遠遠無法滿足多爾袞的胃口。
“十五弟所言甚善,山東是必取之地,明軍敢襲掠咱們的遼東,咱們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取了他的山東。”
多爾袞同意了多鐸出兵山東的請求,不過這次進取山東,多爾袞打算讓漢軍當前鋒主力。
在衡水他們的正白旗已經摺損了整整五個牛錄的旗丁,多爾袞不希望兩白旗在南進的過程中承擔更大的傷亡。要是兩白旗殘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必然不穩固,攝政諸王必然蠢蠢欲動。
而漢軍都是漢人,死多少他都不在乎,反正現在北直隸和山西有大批的前明降軍降將。這些人也可以編練出一支數量可觀的隊伍。
—————————————————————————————
遼東,牛莊驛。
左良玉和黃得功等人正在讓他們麾下計程車卒抓緊時間搶擄掠來的財帛、牲畜和人口搬運、驅趕上船。準備前往長生島,在長生島收拾休整一番後回南京。
至於攻打盛京,他們已經不抱任何期望,海州城都打不下來還想打盛京?
不過左良玉和黃得功只有運輸用的海沙船,並無戰艦,所有的戰艦都在閩王軍海軍的北洋艦隊中。
沒有戰艦的掩護,左良玉和黃得功也不敢輕易出海,韃子的水師雖然很弱,但還是裝了炮的。他們這些滿載戰利品的運輸船在海上就是一塊肥肉,難免引來韃子的水師。
就算韃子的炮沒能夠擊傷他們的海沙船,韃子跳幫作戰,他們麾下的這些雜兵未必能頂得住韃子的進攻。
要是這些海沙船被韃子搶了回去,那他們這些天可就白忙活了。
閩王軍海軍北洋艦隊的隊長是王遠,王遠自從加入閩王軍的海軍以來,戰功累累,現在已經升任北洋艦隊的隊長,指揮著一整支實力不俗的艦隊,是閩王軍海軍中僅次於李國志的二號人物。
左良玉先是請求王遠能夠分出一部分戰艦掩護他們到長生島然後回南京。
不過左良玉的這個請求被王遠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左良玉怒不可遏,改用命令的口吻命令王遠分出一部分戰艦為他們護航。
王遠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左良玉鎮朔將軍的身份並不能壓住他,王遠的態度很明確,北洋艦隊是閩王的海軍,北洋艦隊的全體海軍官兵只服從閩王的命令。
閩王出發之前命令他們原地等候,他們就只能在原地收帆下錨等候,沒有閩王新的書面命令,他的北洋艦隊絕不會收錨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