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航海人才【5k】(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朱琳澤背靠華夏大陸,能夠為竹塹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這一點是西班牙人無法比擬的。
再者馬尼拉方面對昂薩路經營淡水、雞籠的支援力度不大,而朱琳澤對開荒竹塹則是不惜一切代價,傾盡全力支援,在竹塹投入了巨量的錢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那是我們的商館?”
昂薩路指著港口邊上正在破土動工的一片建築群,那片區域是朱琳澤專門劃出來興建商館和倉庫所用,日後那些商人入駐竹塹就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商館使用,不用再自己建。
商區上的建築大多是朱琳澤親自設計,昂薩路看到的那幢尚未完工的哥特式建築,這幢建築是商區內為數不多不是朱琳澤設計的建築,而是出自西班牙傳教士之手。
“正是。”朱琳澤揹著手,和昂薩路一起走到正在大興土木的商區,說道,“明年之前這裡就可以完工,這商館是專門為你們所建,你們西班牙的領事館也設定在商館旁邊,還有倉庫後續也會建起來,馬尼拉方面要做的就是派遣專員過來,專門處理兩國通商的瑣事。”
昂薩路對此非常滿意:“這個專員領事,非我莫屬!”
在正在大興土木的商區內,也幾個快的中式建築異常矚目,這幾幢建築的建設速度明顯要比周圍的建築快很多,顯然是朱琳澤重點建造的建築。
昂薩路對此感到非常的好奇,詢問這些建築是不是為明帝國本國商人準備的。
朱琳澤搖搖頭說道:“這不是商館,而是稅務局。”
昂薩路點點頭,對此並不意外,雖然他也喜歡逃稅,不過心裡還是明白經商納稅,那是理所應當的事。和明帝國的貿易的利潤非常豐厚,只要稅收不太高,他也能接受。
這位年輕的明國國王已經透露出和他們通商的意願,後續也會有更多的明國商人前往馬尼拉貿易,目前馬尼拉對明國商人免稅,但要是竹塹的稅收過高,他們也可以在馬尼拉提高稅率。
朱琳澤將稅務局建在商區,而且建的比其他商館都要宏偉氣派,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震懾商區的商人,也方便收稅。
大明朝的商人,尤其是背景深厚的商人沒有交商稅的習慣,這個習慣很不好,得改。
目下江南地區他還管不著,但是在竹塹,在他朱琳澤的地盤上,想做生意賺錢就得老老實實地納稅。
朱琳澤把商稅作為日後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對此非常重視。要是商貿發達,商稅足夠豐厚,農業稅賦的壓力也不會那麼大,也能給農民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民的負擔。
昂薩路在商區逛了逛,錢貨兩清之後,便辭別朱琳澤離開了竹塹,臨走時昂薩路告訴朱琳澤,如果可能下一次來竹塹貿易時,馬尼拉方面就能派遣商人和貿易專員入駐竹塹商區。
晚間,一艘淡水船駛入竹塹港,李國志親自相迎,引這艘淡水船的船長來見朱琳澤。
“閩省福州府侯官生員曾雲見過閩王。”
來者穿著一襲直身,手臂上打著的攀膊還沒來得及解下,撩起衣袍的下襬朝朱琳澤行禮。
“王爺前番向西人購買海圖不得,下令廣納民間賢才自行繪製海圖,這個曾雲自告奮勇,說是要繪製臺海地區的海圖獻與王爺,希望能在王爺這裡謀個一官半職,為王爺做事。”李國志介紹道。
確實有這麼一回事,朱琳澤早先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西班牙人購買航海圖,不過航海圖乃是各國之機密,西班牙人果斷地拒絕了朱琳澤購買航海圖的要求。
鄭和七下西洋,為明朝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航海圖,近到中國近海,遠到非洲東海岸的海圖都有。
只是這些海圖被劉大夏一把火給燒了,鄭和之後明朝就沒有像樣地出過海,自然也沒人費力不討好,去繪製海圖。
沒有海圖,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出海全靠經驗航行。
“且讓本王看看你的禮物。”朱琳澤讓曾雲起來並給曾雲賜座。
曾雲捧上兩卷巨大的圖紙給朱琳澤,圖紙開啟的瞬間朱琳澤眼睛都直了。
《福建海防圖》赫然引入眼簾,而且還不是萬曆年間的原版,曾雲不僅在圖紙上標註了荷蘭人的殖民據點,就連鄭芝龍在臺南、澎湖、閩南地區的村寨據點各大港口以及兵力部署都一清二楚。
這傢伙難道是間諜出身?鄭家的兵力部署都能摸得這麼清楚。
“這福建海防圖可是機要之物,你如何有此圖?海防圖上鄭家的兵力部署可屬實?”
朱琳澤對這份海圖愛不釋手,要是這個曾雲可靠,海圖是真的,鄭芝龍就等於把自己扒光光溜溜地站在他面前。
“家父是鄭總兵的幕僚,這《福建海防圖》,鄭總兵那裡多的是。”曾雲說道。
讓人小心翼翼地合上《福建海防圖》李香君收起來,隨即又開啟另一卷圖紙,這張圖紙是曾雲採用西法繪製的閩臺海峽兩地之間的海上航路。
繪製的十分精細,這讓朱琳澤大感意外,大明朝真是人才濟濟啊。
“你這海圖畫的不錯,這畫法是跟西洋人學的?”朱琳澤問曾雲道。
“然也,學生就是在海船上出生,自幼和大海結緣,雖家父出海,後來為了謀生給佛郎機人和紅夷人都當過翻譯和嚮導,這本事就是那時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