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航海人才【5k】(第1/3頁)
章節報錯
槍聲四起,炮聲隆隆,攪得宇波烈士心神不寧。
宇波烈士的餘光不斷地瞥向硝煙瀰漫的海岸以及近海正在實彈射擊的明國艦隊。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主要經營地區是較為富庶的臺南地區。
臺北的雞籠、淡水則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地,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北部地區部署的防禦力量非常有限。
他的這四艘海船已經是淡水、雞籠兩地所能夠調派出的最大限度的海上力量。
宇波烈士本打算憑藉堅船利炮恫嚇竹塹這位不知好歹的明帝國國王,沒曾料想到自取其辱,非但沒有恫嚇到對方,己方艦船上的船員們反而被明國艦隊的實彈演練給嚇的膽戰心驚。
至於陸地上的力量,就算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調遣全臺灣的荷蘭兵並和土著結盟,也未必吃的下竹塹。
當初沒有給予這位明國國王足夠的重視,現在對方已經在竹塹最大,已然是臺灣地區不可小覷的一股新興勢力。
宇波烈士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競爭對手不僅僅只有明帝國在福建的軍閥尼古拉斯,現在又多了一個明帝國的國王。
“我們荷蘭人向來是很講道理的,按照你們明國人的說法,咱們以和為貴,化干戈為玉帛。我們願意退一步,我本人謹代表東印度公司向您道歉,保證往後東印度公司的船長們永不侵擾大明帝國的漁民。”
宇波烈士不得不認清現實,做出了讓步。
“還希望寬容大度的國王陛下能夠饒恕我們的無禮,免除我們的贖金。”
要是口頭上的道歉和承諾能換回特利納斯號上的財貨以及船員,這樣的結果也不錯。
但是這只是宇波烈士的一廂情願,朱琳澤對宇波烈士所謂的讓步並不滿意,他要的實實在在的賠償和利益,而不是口頭上的道歉和承諾。
“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我更希望得到你們的臺灣總督乃至巴達維亞方面的正式文書承諾不侵擾我大明朝的漁民。”朱琳澤端起談判桌上的茶盞,慢條斯理地品了一口香茗。
“既然你們有誠意,賠償金方面可酌情減一些,但想要免除是不可能的,我給你抹個零,賠償我大明銀十五萬兩,要是你們沒有足夠的銀錢,可以拿特利納斯號上的貨物進行抵押。”
朱琳澤已經做出了讓步,但讓的並不多,只是和荷蘭人意思意思。在做出了這一點讓步之後朱琳澤就不再打算繼續讓步。
至於荷蘭人接不接受那是荷蘭人的事情。
要臺灣總督乃至是巴達維亞方面的致歉、承諾文書並賠償白銀十五萬兩,茲事體大,這已經不是宇波烈士一個小小的臺灣北部地區的領事能夠做主的。
至少也要經過東印度公司臺灣總督的點頭,宇波烈士心知他們已經沒有和朱琳澤談判的籌碼,不過此時宇波烈士也很為難:“這件事情太過重大,我並不能做主,要熱蘭遮城的臺灣總督才能做主。”
這點朱琳澤還是相信的,朱琳澤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他對宇波烈士說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告知你們的熱蘭遮城的那位總督。本王也沒閒錢餘糧養你們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員,這些被俘虜的船員在竹塹的吃穿用度全部計入贖金之內,希望你們東印度方面能夠早日給本王答覆。”
宇波烈士應承著灰溜溜地離開了竹塹。
不幾日,西班牙人如約而至。
由於這次和江南的絲綿商人達成合作,提前收購好了絲綿,貨物充足,這次的貿易額比前兩次更高,達到了一百八十萬兩白銀之巨。
經手貿易的相關人員有前兩次貿易經驗和西班牙人的交接也更為順暢。
港口的倉庫也已經興建完成,所有貿易用的絲綿都存放在港口的倉庫內。
海蛟號上的18磅炮比9磅炮沉很多,且海蛟號船身較高,因此只能將火炮吊裝上船安置。
為了方便艦炮的更換和養護,船塢和港口的碼頭上裝了十五個由木器廠設計並生產的木製吊機,這些嶄新的木製吊機終於派上用場。
由於碼頭上的工人是第一次使用這種吊機,雖然木器廠此前已經教他們如何使用吊機並留下了使用說明書,不過這是這些碼頭工人第一次使用這些吊機,動作還是比較生疏。
木器廠方面為了後續獲得更多的訂單急忙派專人前來現場教授他們如何使用吊機。
倉庫近且加裝了吊機,這次貨物裝船非常快。
竹塹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昂薩路對此非常滿意,也震驚於明國人的基建速度。
每一次來竹塹都能發現竹塹的變化,人煙較之往日更加稠密,士兵也越來越多,水稻田也越來越大,原本的泥濘不堪的土路上也已經鋪上圓木的碎石,還有港口的設施也越來越完善。
這位年輕的明國國王在短時間內經營竹塹所取得的成就甚至要遠勝於他經營淡水、基隆十幾年。
不過昂薩路經營淡水、基隆也不能和朱琳澤經營竹塹一概而論。
西班牙人少,在東亞地區能夠使用的人力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