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醫家之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又可有著豐富的治療瘟疫經驗,他很清楚手中這份《防疫手冊》的分量。
雖然朱琳澤不是醫學世家出身,但吳又可知道這個世子爺是懂一些醫術的,這一點從給受傷計程車卒清創,以前所未見的辦法讓沈大人溺水的女兒起死回生就可以看出。
這個世子爺真不簡單啊。
糧食一到,疫民們的情緒終於穩定下來,但是疫情並未好轉,每天仍舊有三四十名死者被帶著面帕的衛兵從疫區抬出,就地焚燒火化。
焚燒屍體在這個時代是大忌,但情況特殊,又有衛兵彈壓,這些疫民就是再有意見也只能憋在肚子裡。
並非所有的疫民都對焚燒屍體這事情有意見,畢竟死人既然已經死了就死的遠遠的,活人還要繼續生活。
祁逢吉見疫情還沒有好轉的跡象,心急如焚,三番五次地派人前來催促。
“世子,南京城沒有石灰買了。”
剛從南京城採購完物資回來的陸聞達說道。
“偌大一個南京城連石灰都買不到了?”朱琳澤有點不敢相信。
“石灰又不是柴米油鹽,南京城雖然有些石灰,但也經不住世子爺幾擔,十幾擔地買。”陸聞達說道,“前些日子賣我們石灰的商戶這兩天也不賣咱們了,說是被魏國公公子買了。”
陸聞達說這句話的時候,有點埋怨朱琳澤的意思,朱琳澤當初要是不得罪這個二世祖該多好,現在人家開始給你使絆子了。
朱琳澤卻是不以為意,不得罪徐文爵這個二世祖,哪裡來的這麼大片地安置疫民。
不過徐文爵氣量這麼小還是出乎朱琳澤的意料,這瘟疫要是沒控制住傳進南京,你徐文爵就好受麼?
論年齡,徐文爵都快是不惑之年的人,居然還更他一個尚未弱冠的少年郎斤斤計較。
看來沈廷揚對徐文爵風評不佳的評價還是比較委婉的說法。
這個時代沒有專門的消毒液和殺菌劑可以選擇。
石灰是這個時代最廉價的消毒殺菌產品,處理疫民的糞便、乃至焚燒屍體也要撒上石灰後再焚燒。
祁逢吉昨天來疫區檢視時朱琳澤也向祁逢吉索要石灰,當時腦抽的祁逢吉還讓朱琳澤直接將糞便排進揚子江,省時又省錢,反正南京城內的百姓用的是秦淮河的水,不飲揚子江的水。
祁逢吉對瘟疫的認識還是不夠,也無怪乎三個月都沒能控制住疫情。
直接排放他朱琳澤當然省事又省錢,但是下游揚州,鎮江,常州,蘇州四府的兩岸居民都要取用揚子江水。南京城百姓的命是命,這些州府百姓的命就不是命?
揚子江下游的這些州府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州府,沒有之一,人口密度也是大明之最,一旦瘟疫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
朱琳澤當然不會同意祁逢吉這種野蠻粗暴,禍水東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