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醫家之辯(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們都知道這是瘟疫,不是傷寒,為什麼還給這些疫民開傷寒的藥方子?!”
朱琳澤大老遠就聽見吳又可對幾名醫師咆哮。
“為什麼不按照我給的方子給給這些疫民開藥?”
這些醫師都是南京城頗有名望的醫師,他們對吳又可這個遊醫的話不以為然,至於吳又可給疫民開的那些方子,他們更是覺得荒唐。
“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方子,這時疫的症狀和傷寒有諸多相似之處,或許能頂用。至於你開的那個達原飲,太過離經叛道,聞所未聞,如此猛藥,恐害了這些疫民的性命。”
一名老醫師十分傲慢地說道,他打心眼裡看不起吳又可這個遊醫。
“重疫需用猛藥,在吳縣、陝西、河南,我給疫民開的就是這方子,這方子救過成百上千疫民的性命,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藥方子。”
被同行質疑,換做是誰都不會好受,尤其是自己的藥方子還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此瘟疫症狀表面上看和傷寒相似,實則迥然相異,瘟疫乃四時不正之氣所為,透過天地之間的氣傳播,再而透過人體呼吸進入膜原,攻擊人的五臟六腑,要人性命!”
“荒唐,簡直是歪門邪說!既然是透過天地之間的氣傳播,為何我們的眼睛會看不出一點蛛絲馬跡!滿口胡言。”
這些醫師和吳又可爭吵起來,朱琳澤讓府衛上去將這些醫師請走。
“庸醫!庸醫!你們的方子才是害人性命,得什麼病開什麼藥方子,你們瞎開藥方子,不是害人性命是什麼?什麼叫或許能頂用!人命關天,容不得用或許二字來搪塞!”
吳又可怒氣未消,指著那些醫師繼續罵。
“好了,好了,先生是來救命的,不是來和這庸醫吵架的。”朱琳澤攔住了吳又可。
“世子,你也覺得他們是庸醫?”
朱琳澤也說那些南京城的醫師是庸醫,這讓吳又可心裡舒坦了一些。
“我信的過先生,實踐出真知,先生的方子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救治過許多疫民的性命。”
“就世子你信的過我吳又可沒用,以前又可雖然也救治過這種瘟疫,但卻從來沒有一次要同時救治四千多名疫民,又可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就不過來。”
吳又可道出了他的難處,那就是人手不夠,南京城的這些醫師不配合,他自己一個人也沒辦法同時救治這麼多的病患。
“我到疫區看過,實際上真正染疫的疫民只有數百人,等新的疫區建好,重新安置這些疫民,將這些疫民按照病症的輕重程度分開,針對性地治療,情況會好很多。”朱琳澤說道,“至於你缺人手,我會找祁大人再協調,這些心高氣傲的老醫師是用不得了,我讓祁大人找些醫徒,全部交給先生差遣。”
朱琳澤拿出他剛剛寫好的《防疫手冊》遞給吳又可。
朱琳澤用鵝毛筆寫的字會比毛筆字好看很多,而且排列工整,除了還是很多字缺胳膊斷腿,已經比上一次給吳又可的手稿好太多,吳又可很快就看完了朱琳澤給的防疫方案。
防疫的重點在於隔離病患,以免沒感染的,甚至是已經救治好的病患再度感染,提高治療效率。
再有就是要讓這些疫民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比如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到固定的場所統一排洩,便溺統一處理,死者的屍體火化等等。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物資和強大的組織管理能力,這對朱琳澤也是一個考驗,朱琳澤以前也沒有管理這麼多人的經驗,但不管有沒有經驗,他都要硬著頭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