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燒石(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朱琳澤詢問這些匠戶能不能做到一個月產800擔石灰的時候,這些石灰匠們聽了連連搖頭。
石灰匠們表示他們一個人一年最多燒三四十擔石灰以資家用,這低得可憐的產量讓朱琳澤差點當場吐血。這點產量,就等同於一個石灰匠燒一年石灰才夠他用一天之用。
朱琳澤只能詢問他們具體的生產流程看看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環節,以提高產量。
一名叫做石謙的石灰匠站出來說道:“世子爺,我等一年只產三四十石灰皆受制於原料,若是原料充足,一月產八百擔也不是做不到。”
朱琳澤眼睛一亮,示意石謙繼續說下去。
“燒製石灰所需的原料無非是青石和薪柴。我等燒製石灰需自籌原料,無論是青石還是薪柴都所費甚巨,因此我等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採石、取薪上。”
說著這個石匠抬眼瞥了瞥朱琳澤,朱琳澤知道他的意思。
石謙的意思他們這些窮匠戶沒錢買薪柴、買青石,他世子爺肯定有錢買啊。
果然,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寸步難行。
這個石匠還算機靈,朱琳澤當場賞了石謙二兩銀子,並告訴石謙先給他三天時間,只要他三天能燒製出八十擔的石灰,後面每個人都有賞錢拿。
一聽說又要花錢,庫大使尹曠下意識地低下了頭,躲閃著朱琳澤的目光。
唐王府雖然沒有福王、周王、楚王這些富藩富裕,但就藩南陽兩百多年也積攢下來了三百多萬兩銀子。
只是這三百多萬兩銀子大部分都在去年孝敬李自成了,只有藏在地窖下的四萬六千兩白銀因為藏的隱秘,沒有被發現,這就是朱琳澤的所有家當。
當然這是在南陽的時候還有四萬六千兩,這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朱琳澤在被奪舍之前,原主在汝寧購置府邸,買田置地,花天酒地,銀子如流水般地花了出去,加上還要給府衛和王府內大大小小的官員發薪俸,等到他奪舍時,這四萬六千倆只剩下了一萬三千二百兩,算上左良玉送給他的五千多兩白銀,也只剩下一萬八千兩白銀。
一萬八千兩白銀無疑是鉅款,要是穿越到明朝其他和平朝代,他可以守著這一萬八千兩白銀安安穩穩地做個富家翁安度此生。
但這是崇禎朝,還他孃的過幾天就是崇禎十六年了,他要想做出一番事業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拿著這筆錢逃到南洋,甚至逃到更遠的地方瀟灑揮霍的想法也曾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
且不說以他藩王世子的身份離不開大明的土地,就算偷渡離開了他也不甘心。
想到滿清入關後的種種暴行,斷我華夏脊樑,毀我華夏衣冠,屠我華夏子民,辱我漢人妻女,以及後世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百年沉淪,列強輪番踐踏我中華大地。腦海中遠遁南洋他鄉的想法就煙消雲散了。
這是他的土地,他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他為什麼要走?
該滾出去的是滿清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