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已經住院3天時間,相信張主任查房的時候看過患者。”

“然後呢?”張主任略有點不高興,周從文說話的時候雖然面帶微笑,可是他竟然直接否定了自己的診斷。

這在張主任看來是一種蔑視,甚至還有隱隱的挑戰味道。

要不是黃老作為周從文的背景板坐在那,怕是張主任已經忍耐不住要發作。

與此同時,一股子戰鬥的火焰在張主任的心底升起。

“剛剛我陪著老闆去看了一眼患者,患者點滴的針眼附近沒有變化,所以初步可以排除白塞病。”周從文在張主任愣神的時候說道。

“嗯?”

“針刺實驗?”許主任見張主任要丟醜,馬上接過話頭,說出正確答案。

“是的。”周從文微笑,“正常的針刺實驗是在患者的前臂屈側中部刺入面板內,48小時後觀察針頭刺入處的面板反應,通常陽性反應是區域性有紅色的丘疹或丘疹伴有白皰疹,就視為陽性結果。”

“雖然只是扎點滴,不算是正常的針刺實驗,但患者面板上沒有丘疹或是斑丘疹的出現,針刺實驗是陰性,再加上沒有三聯反應,所以並不考慮是白塞病。”

“張主任說的也有道理,白塞病發病在心血管系統裡的患者很多都沒有三聯反應,但針刺試驗陽性還是有的。”

周從文的笑容沒有變,像是戴了一張面具。

他說的也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簡單,但張主任的診斷正是被這麼簡單幾句話完全推翻。

在座的主任們看周從文的眼神一下子就變的正式而嚴肅起來。

張主任說的那麼肯定,一定是她見過類似的患者,雖然並不會有眼前患者這麼古怪、嚴重,但那是臨床經驗。

要說之前在座的各位主任把周從文當作是一隻黃老養的手術獸,距離成熟、距離戰鬥力巔峰還有至少十幾年的時間的話,那麼現在他們已經不知不覺的把周從文當作是真正的對手。

以往,類似的病例都是風溼免疫科的許主任出手解決,但這次周從文卻接替了許主任的角色,從風溼免疫的角度直接否定了張主任的診斷。

幾名主任、迴圈內科的醫生看了一眼周從文後,把目光投向許主任。

許主任也慎重起來,他琢磨了幾秒鐘,微笑道,“黃老,我先請個假,去看看患者。”

許主任的態度,瞬間端正起來。

其他人沒說話,住院總帶著許主任去病房看了眼患者。但這眼的時間很長,足足十分鐘,許主任才回來。

時間越長,意味著許主任就越認真。

912的風溼免疫和協和的風溼免疫一樣強,屬於國內排名前三的存在。

一般情況下許主任出馬,大機率會有正確答案。

他用了足足十分鐘,估計查體、詢問病史做的抖很細緻。

等他回來,坐穩後微笑著說道,“周教授的看法很好,針刺試驗應該是陰性。我問了一遍病史,提出一個建議,黃老您看看。”

“說吧。”黃老頷首道。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先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高發年齡為5歲以下嬰幼兒,男多於女,成人及3個月以下小兒少見。”

川崎病?

這個病其他主任幾乎沒聽說過,都怔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