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行進中的宣撫司(第1/2頁)
章節報錯
勇衛右軍全軍覆沒時,廣安王一行剛入邳州。
隊伍進到微山湖,廣安王聽說西岸是漢高祖故里沛縣,非拉著李浩等人,離船登岸。在漢高祖故里,一座荒廢的土圍子上,好生祭拜了一番。
祭拜完當然要喝酒。沒有皇上和王妃約束的廣安王敞開了,喝了足足一晚上,到盡興時,高唱《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廣安王在某一刻,恍如漢高祖附身,拔出寶劍,追著人亂砍。嘴裡還嚷嚷著他砍得是韓信這個大逆賊!
喝醉酒,連皇上都認不出的廣安王,誰敢跟他較勁?各個嚇得四處逃竄,就連李浩、趙禹霖都不例外。李浩還被追的摔了一跤,啃得滿嘴都是泥。
幸好有隨從門生冒死衝上來,把他拖走,這才得以在劍下逃生。
喝醉後,廣安王足足睡了一天一夜。醒了還是暈頭暈腦的,在沛縣又停留了兩三日,這支龐大的隊伍才又重新啟程。
這一行人有足足二十艘大船。
廣安王佔了最大的那艘船,他的內侍隨從屬官,佔了足足五艘船。
宣撫副使博翰公佔了一艘船。判書公事,宣撫司第三把手趙禹霖趙翰林又佔了一艘船。然後其餘參軍、通判、經歷合夥又佔了四艘船。
其餘數百位書吏、行走、隨從、旗官全擠在剩下的六艘船裡,滿滿當當的。
一路上因為過於擁擠,一點雞毛蒜皮的事能吵翻天。為了給他們調解糾紛,把趙翰林的嘴巴都急出兩個泡來。不過這樣也顯得他為國為民,勞心勞力。
“博翰公,諸位同僚。”趙禹霖施施然走了進來,向李浩和幾位參軍、通判拱拱手。大家都是翰林院、都察院出來的,往日都是屬於被奸邪排擠,滿腔抱負難以施展的忠良之輩。
現在終於有了一展宏圖的時機,所以除了與地方的官員和名士們把酒言歡之外,他們有空就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暢想未來。
“啟澤,為何姍姍來遲?”
博翰公身穿一身道袍,頭戴四方平定巾,志向高遠,比往日更像胸懷經天緯地的不世高人。
“好叫博翰兄知道,又是那些潑皮殺才,一大早就堵上我的門。那個說同伴偷了他隨身攜帶的行李。這個說同艙的弄壞他的箱子。還有經歷所的人說照磨所的人,昨天半夜喝多了,高聲胡唱,讓他們徹夜難眠。”
李浩的臉皮忍不住抖動了幾下,其餘在座的參軍通判,也是一臉的訕訕,不好出聲。
宣撫司裡的書辦隨從,都是各位大人的親屬下人。
這些人以前跟著自家主人,過得太清苦了。尤其是看著其他實權大人們的親友下人們,各種的進賬,眼珠子都熬紅了。
現在終於得了份優差,各個使出十二分的手段,挖空心思撈錢,不僅想把此前那些年的虧空補上,還要把後面幾年的預支掙出來。
打著主家大人的旗號,對沿途官員用各種名頭敲詐勒索。對地方各類人,有錢必應。
只要給銀子,蓋著宣撫司經歷司、照磨所、機要房等下屬衙門大印的條子,滿天飛。從包打官司到改魚鱗冊,從優待入縣學到免賦減稅,悉數都有。
真正做到了包攬一切,宣政撫民。
至於這些條子管不不管用,這些書辦隨從們就不管了。反正銀子到手,辦不成事,也是地方官員不給宣撫司面子,以後找機會懲治就是了。銀子是萬萬不會退的。
其餘的還有夾帶關外特產,利用宣撫司的船隻一路免稅,運到江寧轉手倒賣,賺得“辛苦錢”...
這些腌臢事,李浩等人都是知道的。
但是在他們看來,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這些親友隨從,跟著自己好些年,勞苦功高,現在有機會貼補一下,人之常情。
再苦不能苦了這些體己人,睜隻眼閉隻眼吧。